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正确引导、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发布时间: 2021-10-14 17:5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经常听到1岁左右婴儿的母亲们担心,婴儿最近喜欢掐人,有时会打脸拉头发。

其实碰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恭喜你,宝宝又进步了。

成长信号:拍打、吝啬等手部动作的发展时间:6~8个月左右,持续到3岁,最长持续到童年整体的发展需求:智力进入快速发展期的手部细致动作的发展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有关。

4~5个月,婴儿可以用双手交换东西。

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提高对物体的大小、长度、重要的感知能力。

6~7个月,孩子的手更加灵活,可以伸出手指,自主放下或扔掉手中的东西。

8~9个月,孩子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细小的东西了。

此时的孩子会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就是伸出食指抠东西,伸出手掌拍打。

他可能会抠桌面,抠墙壁,拍手,甚至掐你胳膊,拍打你的脸,拽你的头发。

婴儿的这些新技能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例如,他可能会发生一系列所谓的破坏行为。

比如,吃饭不好,反而用手玩食物不好玩的玩具,反而热衷于用力拍打、揉搓的母亲在抽屉里叠得整齐的衣服,一件一件地伸出来……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婴儿用手探索世界的方式,是婴儿智力,特别是注意力发展的重要信号

由于手的动作增加,婴儿这个阶段的注意力发展从比较被动的视听注意力转向了动觉注意力。

所以,发现孩子吝啬、拍打、扰乱准备好的食物、扰乱重叠的衣服时,请收敛愤怒。这些愤怒的行为表明宝物的智力在同期迅速发展母亲不要粗暴地斥责婴儿的拍打,采取行动。

如果宝宝掐你,可以平静地告诉宝宝:这样,妈妈会疼的。

另外,给宝宝手把手,探索周边世界的自由。

有意识地为婴儿提供不同质量的可抓玩具,告诉他对象的感觉:硬、软、滑、粘,丰富婴儿探索的内容。

对于这个时期的婴儿来说,最喜欢粘在一起的东西。

像彩泥,香蕉,面团等,原本是一种形状,但经过宝宝小手的揉捏就会变成另一种形状,这会满足宝宝手的探索欲望,也会让宝宝感觉很有成就感。

但是,妈妈需要注意的是,宝宝虽然进入手敏感时期,但是口的敏感往往依然存在。

发现新产品时,婴儿首先用自己熟悉的嘴咬新产品。

因此,妈妈提供给宝宝探索的物品的卫生和安全性依然十分重要。

还可以和婴儿玩小手捏的父子游戏:小手捏、手指捏、鼻子捏、小手捏、按……婴儿伸出手想掐人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游戏转移他的注意点。

既发展了语言,又为孩子带来了愉快的情绪。

有空时给宝宝的手心,手背,手指做做抚触也可促进宝宝手部发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正确引导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正确引导
孩子性格内向并不代表缺点,而是性格的一种表现。通过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内向特点,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建立自信,发挥潜能。内向的孩子通常更喜欢安静的环境,与人交往时会显得谨慎小心。他们可能不擅长在人群中主动表达自己,但却更倾向于倾听、思考,喜欢独处或与亲近的人沟通。这些性格特...[详细]
发布于 2025-01-04

最新推荐

孩子经常要钱父母怎么处理
孩子经常要钱父母怎么处理
孩子经常要钱时,父母可通过设定零花钱规则、引导合理消费、区分需求与欲望、培养劳动意识、建立储蓄习惯等方式处理。过度满足或简单拒绝均不利于孩子财商发展,需结合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1、设定零花钱规则根据孩子年龄制定固定金额的零花钱发放周期,...[详细]
2025-08-25 13:12
小孩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小孩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小孩撒谎屡教不改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明确行为后果、正向引导、榜样示范、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儿童撒谎行为通常与模仿环境、逃避惩罚、寻求关注、认知发展局限、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避免过度反应,以平和态度与孩子沟通。当发现...[详细]
2025-08-25 12:34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需通过行为矫正、沟通教育、家庭规则重建、心理干预和正向激励等方式干预。偷窃行为可能由零花钱不足、攀比心理、缺乏物权意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对立违抗性障碍等因素引起。1、行为矫正立即制止偷窃行为并明确告知其错误性,要求孩子归还...[详细]
2025-08-25 11:56
孩子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孩子偷钱屡教不改需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情感联结、行为矫正和家庭协作等方式干预。偷钱行为可能由零用钱不足、缺乏物权意识、同伴影响、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或行为习惯偏差等原因引起。1.沟通引导家长需以平和态度与孩子单独谈话,避免当众指责。通过开放...[详细]
2025-08-25 11:18
孩子偷东西怎么处理比较好
孩子偷东西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教育和引导措施,常见处理方式有沟通了解动机、明确行为界限、建立物权意识、合理补偿后果、寻求专业帮助。1、沟通了解动机发现孩子偷窃行为后,家长需保持冷静,避免当众责骂。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可能...[详细]
2025-08-25 10:41
孩子在班级被孤立如何处理
孩子被班级孤立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培养社交技能、寻求教师协助、创造社交机会、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孩子改善处境。孤立现象可能由性格差异、社交能力不足、误解冲突、家庭环境影响、校园欺凌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需每日与孩子平等对话,避免质问...[详细]
2025-08-25 10:03
孩子带钱去学校怎么教育他
孩子带钱去学校时,家长可以通过沟通零花钱用途、培养理财意识、设定消费规则、关注社交需求和强化安全教育等方式进行引导。教育过程中需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避免过度控制或放任。1、沟通零花钱用途与孩子明确讨论带钱到学校的目的,区分必要开支与非必要开...[详细]
2025-08-25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