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新生儿夜哭怎么安抚 新生儿夜哭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1-11-22 16:0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新生儿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常哭泣,不仅自己没有休息好,还影响了父母的睡眠。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小儿夜哭呢?来看看小编推荐的妙招吧。

新生儿夜哭怎么安抚 新生儿夜哭怎么办

小儿夜间啼哭,首先要分辨是习惯性还是病态的,婴儿夜间因饥饿或尿布潮湿或发热、其他疾病引起的啼哭不属“夜啼”的范畴。小儿夜啼成因有三:一为胎儿禀赋不足,或乳母过食生冷,或小儿护理失当、腹部受凉等,导致小儿入夜腹中作痛而啼哭。二是哺乳的妈妈平素喜食香燥辛辣之品,移热小儿,致其心火亢盛、入夜烦躁而啼。三是小儿突受惊吓,心神不宁、夜睡不安而惊啼。

治疗小儿夜啼,可以采取以下三招:

1.让孩子养成日醒夜睡的好习惯,白天尽量不要让孩子睡得太多,晚上不要逗弄孩子。

2.临睡前让小儿解净小便,夜间少喂奶,3个月前婴儿夜间喂一次奶,3个月后婴儿夜间不喂奶。

3.夜啼患儿如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可用灯芯花煎水代茶饮用,以清心热。如腹凉喜按、面色苍白、爱出冷汗,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如有睡中惊惕、大便色青等受惊吓后的症状,应加服珍珠末或用象牙丝煎水代茶饮,以定惊安神。

新生儿如果出现夜哭的话,父母们首先要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尽量让宝宝养生正确的睡觉方式,避免夜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新生儿夜哭怎么办
新生儿夜哭怎么办
很多新生儿在晚上睡觉时经常哭闹,不仅自己没有好好休息,还会影响父母的睡眠。用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孩子的夜晚哭泣?让我们看看编辑推荐的妙计。小儿夜间哭闹,首先要分清是习惯性还是病态,宝宝夜间因饥饿或尿布潮湿或发烧,其他疾病引起的哭闹不属于夜间哭闹的范畴。儿童夜间哭泣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胎...[详细]
发布于 2021-04-25

最新推荐

孩子爱打游戏无法自拔怎么办
孩子沉迷游戏可通过设定规则、转移兴趣、家庭互动、行为引导、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游戏成瘾通常由缺乏陪伴、逃避压力、社交需求、模仿行为、多巴胺依赖等原因引起。1、设定规则与孩子协商制定明确的游戏时间表,例如每天不超过1小时且需完成作业后。使用定...[详细]
2025-07-06 13:00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怎么办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怎么办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榜样示范、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过度沉迷游戏可能与家庭环境、社交需求、自控力不足、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潜在行为障碍等因素有关。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游戏时长和使用时段,采用定时器或家长控制软...[详细]
2025-07-06 11:40
孩子和社会上的人接触怎么办
孩子与社会上的人接触需要家长根据年龄和情境区别引导,主要关注安全边界建立、社交能力培养、风险识别教育三方面。1、安全边界建立学龄前儿童接触陌生人时,家长需全程陪同并明确告知身体自主权概念,如拒绝他人触碰隐私部位。小学阶段可逐步练习短时间独处...[详细]
2025-07-06 10:20
孩子偷家里的钱怎么处理最好
孩子偷家里的钱需要家长及时干预,通过沟通教育、明确规则、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处理。偷钱行为可能与零花钱不足、缺乏物权意识、同伴影响、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或存在行为障碍等因素有关。1、沟通教育发现孩子偷钱后,家长需保持冷静,避...[详细]
2025-07-06 09:00
10岁女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10岁女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10岁女孩不听话可通过建立规则、正向激励、有效沟通、榜样示范和适当惩罚等方式引导。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心理独立期,教育需兼顾尊重与边界感。1、建立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简单明确的行为准则,如作业完成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等。规则要具体可执行,避免...[详细]
2025-07-06 07:40
高中孩子在宿舍受排挤怎么办
高中孩子在宿舍受排挤可通过主动沟通、寻求老师帮助、培养社交技能、调整心态、建立支持圈等方式缓解。校园人际关系问题通常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群体压力、误解冲突、家庭背景差异等原因引起。一、主动沟通鼓励孩子以平和态度与室友坦诚交流,表达自身感受...[详细]
2025-07-06 06:20
孩子被宿舍同学孤立怎么解决
孩子被宿舍同学孤立需要家长及时介入疏导,可通过沟通引导、心理支持、家校协作、社交训练、兴趣融入等方式缓解。孤立可能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竞争压力、群体排斥、误会冲突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家长需主动倾听孩子描述事件细节,避免主观评判。通过开...[详细]
2025-07-06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