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这5种婴儿自带条件反射 半岁没消失表明大脑有问题

发布时间: 2021-12-17 17:3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妈妈觉得孩子刚出生,啥也不懂就会哭,就会吃就会睡就会拉。

这5种婴儿自带条件反射 半岁没消失表明大脑有问题

事实上,孩子在胎儿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和意识,甚至能够听到外面的声音,能够模模糊糊地看到外面的亮光,这些不仅是因为孩子的听力和视力器官相对成熟,更主要的是孩子的大脑有了意识能够在运转。

孩子一出生虽然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也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那是因为从千百年来的进化中,保存了一些对孩子有帮助的条件反射,也就是孩子的大脑会指挥身体做出一些反应,有助于孩子更好的生存下来。

孩子出生自带的几个条件反射,会在6个月消失,如异常代表大脑损伤

第1个:吸吮反射

妈妈会发现孩子出生的时候,用手指轻轻碰撞孩子的嘴巴,宝宝会做出吸吮的动作。

孩子并不是有意识的吸吮,而是当有东西碰到嘴唇的时候,会自觉地去吸吮。

孩子的吸吮反射非常的重要,当孩子一出生,就可以通过吸吮反射吸吮妈妈的乳汁,刺激妈妈乳汁的分泌,也有利于孩子的营养充足,而吸吮反射能够让孩子每天吃得饱饱的,有助于孩子长高长重。

孩子的吸吮反射一般会到4个月的时候消失,这时候孩子想要喝奶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喝,而不是无意识的吸吮反射。

这5种婴儿自带条件反射 半岁没消失表明大脑有问题

我们会发现孩子喝奶的时候,开始喝一下,听到声音他就不喝了,可以跟你玩一下,然后你让他喝奶,他听懂了会再喝一下,所以喝奶的这个动作,其实是他大脑有意识的进行控制了。

但如果孩子到了4个月之后,还是靠天生的吸吮反射来喝奶,说明孩子的大脑发育滞后了,甚至是损伤了,妈妈一定要小心。

这5种婴儿自带条件反射 半岁没消失表明大脑有问题

第2个:觅食反射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闻到妈妈身上的奶香味,就会整个头拱到妈妈的胸前找东西吃,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就是觅食反射。

小婴儿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清,也认不出哪个是妈妈,就通过天生的觅食反射闻到妈妈身上的奶味,从而找到自己的口粮,所以天生的觅食反射才能让孩子找到东西吃,非常的重要。

当孩子4个月的时候,这种天生的觅食反射会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是孩子有意识的找东西吃,孩子眼睛已经看得到,耳朵也听得清,他知道哪个是妈妈哪个是爸爸,他知道妈妈身上有奶喝,所以会自己主动去找妈妈。

第3个:抓握反射

有一些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医生会建议做一个神经系统的检测,这个检测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医生把食指伸到孩子的手掌心里面,孩子会紧紧的抓住这个医生的食指,而这个医生带着孩子的手臂活动一下,就顺势用手指把孩子拎了起来。

很多家长在旁边都看得胆战心惊的,孩子一出生就能紧紧地抓住医生的食指,而且这个力量能够把整个身体给拉起来,这其实是孩子天生的抓握反射导致的,孩子的抓握反射力非常的强,真的能够支撑起自己的整个身体。

而这种抓握反射会在孩子5个月左右慢慢地消失。

抓握反射消失之后,取而代之是孩子有意识地拿东西。比如说孩子看到一个玩具,他会用手去拿,而不是家长把玩具放到孩子的手上,孩子才会握起来。

第4个:惊跳反射也叫拥抱反射

孩子在听到比较大的声音的时候,会突然伸直手指背部弯曲用双臂环抱在胸前,像要把自己抱起来一样。

这其实是孩子被大的声音吓到之后,自动作出的一种反应,也是自我保护的一个动作。

孩子的拥抱反射一般会在2~3个月的时候消失,这时候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会清晰一些,知道开门关门的响声不会对他造成什么伤害,所以这种拥抱反射会慢慢的消失。

第5个:踏步反射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说,有个孩子一出生就会跑,原来这个护士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用手扶住了孩子的腋下,没想到这个孩子自己就踉踉跄跄的站起来走了好几步,起码走了有30厘米。

大家都笑着,看来这个孩子一出生就会跑,不会是个神童吧。

其实这是孩子正常的踏步反射,当我们扶住孩子腋下的时候,孩子的脚会无意识的交替走动,这不代表孩子会走,只是一种天生的条件反射。

以上5个条件反射是由孩子的大脑指令的,当孩子的大脑越成熟,这种先天的条件反射就会慢慢地消失。

如果孩子到了6个月还能发现这些反射,那可能代表孩子的大脑发育迟缓或者受到损伤,妈妈一定要带孩子去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4种条件反射6个月还没消失 说明大脑有问题
婴儿4种条件反射6个月还没消失 说明大脑有问题
新生儿是发育最快的阶段。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开始各种高速发育中,这也是为啥很多新生儿出生开始就是在不停地睡觉中,每天24小时能睡20个小时以上,这不是生病了而是说明宝宝正在高速发育中。并且在这个阶段很多老人都说宝宝一天一个样,可能你只是离开宝宝一个星期再见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完全变...[详细]
发布于 2021-12-08

最新推荐

孩子住校不适应家长怎么安慰
孩子住校不适应家长怎么安慰
孩子住校不适应时,可通过情感支持、建立沟通渠道、培养独立能力、创造熟悉环境和寻求学校协助等方式帮助孩子适应。家长需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焦虑。1、情感支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是首要步骤。家长应避免否定或忽视孩子的感受,用温和的...[详细]
2025-07-05 13:40
孩子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怎么办
孩子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时,家长可通过积极沟通、培养自信心、建立正向反馈、调整教育方式、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这种情绪通常由师生互动不足、性格敏感、过往负面经历、家庭环境影响、社交焦虑等因素引起。1、积极沟通主动与老师保持开放对话,了解孩子在...[详细]
2025-07-05 12:20
小孩怕老师不敢去学校怎么办
小孩怕老师不敢去学校怎么办
孩子怕老师不敢去学校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沟通、角色扮演练习、渐进式适应、兴趣引导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通常由师生互动压力、负面经历、性格敏感、家庭环境影响、适应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一、心理疏导家长需通过日常对话帮助孩子表达对学校的真实感受,避...[详细]
2025-07-05 11:00
怎么样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好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关键在于尊重独立性和建立有效沟通,主要有保持平等对话、设定合理边界、给予情感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尊重隐私空间等方法。1、保持平等对话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用开放式问题代替命令式语言。每天留出固定时间倾听孩子的想法,即使观点不...[详细]
2025-07-05 09:40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可通过情绪引导、建立规则、转移注意力、适度冷处理、家长示范等方式改善。发脾气通常由需求未被满足、情绪表达能力不足、疲劳饥饿、模仿他人行为、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1、情绪引导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是减少发脾气的关键。家长可用...[详细]
2025-07-05 08:20
高三孩子任性容易生气怎么办
高三孩子任性容易生气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沟通不畅、睡眠不足、情绪管理能力弱等因素有关。家长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学习计划、改善家庭氛围、保证充足睡眠、培养情绪调节技巧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情绪问题。1、心理疏导高三阶段孩子处于...[详细]
2025-07-05 07:00
初中孩子和老师有矛盾怎么办
初中孩子和老师有矛盾可通过主动沟通、调整心态、寻求第三方协助、建立信任关系、记录问题细节等方式缓解。矛盾通常由沟通不畅、认知差异、情绪管理不足、教学方式不适应、个性冲突等原因引起。1、主动沟通家长应引导孩子以尊重态度与老师直接交流,明确具体...[详细]
2025-07-05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