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宝妈知识 > 正文

坐月子要有"营养" 聊聊坐月子进补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 2021-12-23 09:1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人都十分重视“月子”中的营养供应,这是从食物供应不足的时代延续下来的一种习惯,但也有一定的科学根据。那么,孕期、产后第一个月和产后1-2年的哺乳期,在营养需求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异呢?听听营养专家范志红老师怎么说。

坐月子要有

产后第一个月,也就是俗称的“月子”。在这段时间当中,产妇一方面要愈合生产过程中产道的损伤,一方面要准备分泌乳汁,还要补足孕期可能出现的营养储备亏空,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水平是非常高的,几乎达到女性一生当中的最高水平。这里特别需要补充的包括蛋白质,包括泌乳和恢复骨骼矿物质密度所需的钙,愈合伤口和分泌乳汁所必需的各种B族维生素,还包括弥补失血和重建肝脏铁储备所需的铁元素。

在我国2014年公布的最新膳食营养素参考值当中,对新妈妈的营养素供应标准是:蛋白质在孕前基础上每天增加25克,钙增加200毫克,钾增加400毫克,铁增加3毫克,锌增加4.5毫克,维生素A增加600微克,维生素B1和B2均增加0.3毫克,维生素C增加50毫克。叶酸的建议增加量比孕期略低,从200微克降低到130微克,继续服用叶酸片或复合维生素片仍是有益无害的。

和孕期相比,产后第一个月少了胎儿生长的需求,多了愈合伤口和泌乳的需求。和后面的哺乳期相比,产后第一个月的乳汁分泌量较少,而且暂时处于月经停止状态,体力活动也比后面大幅度下降。

坐月子要有

由于各国的营养标准都没有给“月子”制定一个单独的营养标准,所以具体的营养素和能量供应量要靠营养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总体而言,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按照哺乳期标准即可满足各种情况的需求,但是,具体要供应多少千卡能量,则需要因人而异,全面权衡。

产后有分泌乳汁的需求,这是增加热量供应的因素;但还要考虑到能量需求减少的因素——产妇不需要再负担沉重的胎儿和附属组织,而且大部分时间并不劳作,比平日有更多的时间卧床休息,体力活动水平大大降低。同时,产妇在孕期体重已经有所增加,其中身体储备的脂肪组织,或者说身上增加的肥肉,主要就是为了产后分泌乳汁而准备的,它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存,绝对不能忽视。

综合这些的因素,月子中的食物能量供应并不需要很高,而重在提高微量营养素供应。具体供给多高的热量才合适,则要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看产妇的体重和健康状况。如果孕期增重已经过高,则在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的前提下,产后热量要比推荐值适当下调,特别是减少脂肪和精白淀粉的供应量——身上储备的脂肪已经够多了。否则,每天卧床不动,还吃得过多,烹调油腻,必然导致体重居高不下,甚至继续发胖,增加此后患上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反之,如果孕期增重不多,身体偏于瘦弱,消化吸收功能又不好,就要注意趁这个充分休息的机会恢复胃肠功能,增加食物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提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入量,以保证伤口复原,保证乳汁分泌,并补充此前耗竭的身体营养素储备。

二是看产后的乳汁分泌需求。有些产妇因为种种原因决定不给孩子哺喂母乳,那么哺乳所需的热量就不需要在膳食中考虑。如果按哺乳母亲的热量要求来制作食谱,必然导致身体发胖。如果要保证母乳喂养,就需要充分供应泌乳所需的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钙和B族维生素等乳汁中分泌量较大的营养素,热量也必须适当提高。特别是初乳中含丰富的免疫相关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供应量必须保证。

三是看产后的体力活动大小。有些产妇是剖腹产,卧床时间较长;有些产妇是自然分娩,产道损伤不大,较早起床做轻度活动。有些产妇需要自己照顾婴儿,甚至过两周时间就开始操持家事,有些则有几个家人轮番照顾,一个月中很少体力活动。这些都应在个性化订制食谱当中给予考虑,尽量做到热量消耗和食谱供应相平衡,促进产妇最快地恢复正常体型,避免产后发胖。

坐月子要有

此外,具体内容,还要看产妇的消化吸收状况而定。由于生育过程十分疲劳,部分产妇体力较弱,特别是日常消化能力较低的产妇,这时消化能力更是容易下降。故而,对体弱者来说,产后一周的食谱应注意容易消化吸收,无需严格控制食量,按自己的胃口吃饱即可。有些家庭怕产妇吃不饱,拼命塞给产妇油腻食物,殊不知这样往往会给消化吸收系统过重负担,效果适得其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坐月子怎样下奶多怎样正确坐月子
坐月子怎样下奶多怎样正确坐月子
坐月子怎样下奶多对于新妈妈来说,产后坐月子是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产后妈妈月子坐得好,身体的恢复程度自然就会快一点。不过,现在的产妇坐月子,也要讲究科学依据。不能盲目的全部相信传统坐月子的模式,需要洗澡的时候就要洗澡,需要运动的时候要适量运动,不能一味的躺在床上。那么,坐月...[详细]
发布于 2021-11-01

最新推荐

孕妇翻身胎儿滑到一边
孕妇翻身胎儿滑到一边
孕妇翻身时胎儿滑到一边通常是正常现象,与子宫内羊水缓冲和胎儿活动空间有关。胎儿位置移动可能受母体姿势改变、羊水量、胎儿活动力等因素影响,若伴随腹痛或胎动异常需及时就医。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翻身时感觉胎儿滑向一侧,主要与子宫内环境特点相关。子宫内...[详细]
2025-07-29 17:00
孕妇睡觉不可以平躺吗
孕妇睡觉不可以平躺吗
孕妇睡觉可以平躺,但孕晚期长时间平躺可能影响胎儿供氧。孕早期和中期平躺通常无碍,孕晚期建议采用左侧卧位更安全。孕早期子宫尚未明显增大,平躺不会对孕妇或胎儿造成压迫。此时孕妇可根据自身舒适度选择睡姿,仰卧、侧卧均可。孕中期子宫逐渐增大,但胎儿...[详细]
2025-07-29 15:44
孕妇睡觉能翻来覆去吗
孕妇睡觉能翻来覆去吗
孕妇睡觉可以适当翻身,但应避免频繁翻来覆去。孕期随着子宫增大,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引发不适,适度调整睡姿有助于缓解压力。若存在胎动异常、腹痛或耻骨疼痛等情况,则需减少翻身幅度。孕中晚期子宫重量增加,适度翻身可预防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左侧卧位...[详细]
2025-07-29 14:28
孕妇睡眠质量差要警惕
孕妇睡眠质量差要警惕
孕妇睡眠质量差可能是妊娠期常见现象,但长期持续需警惕妊娠高血压、贫血、心理压力等潜在问题。睡眠障碍可能由激素变化、尿频、胎动频繁、缺钙、焦虑抑郁等因素引起。1、激素变化孕早期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嗜睡,孕中后期雌激素和松弛素分泌增加可能引发入...[详细]
2025-07-29 13:12
孕妇失眠胎儿在睡觉吗
孕妇失眠胎儿在睡觉吗
孕妇失眠时胎儿可能处于睡眠状态,也可能清醒活动,两者无直接关联。胎儿睡眠周期与母体不同步,通常每20-40分钟转换一次睡眠与清醒状态。胎儿在子宫内拥有独立的睡眠觉醒规律。孕晚期通过胎动监测可发现,胎儿每天约有20小时处于睡眠状态,但属于间歇...[详细]
2025-07-29 11:56
整个孕期熬夜生的小孩
整个孕期熬夜生的小孩
整个孕期熬夜可能对胎儿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因人而异。孕期长期熬夜可能增加妊娠并发症风险,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生物钟紊乱。孕期熬夜可能干扰母体正常激素分泌,尤其是褪黑素和皮质醇水平异常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长期睡眠不足的孕妇更容易出现妊娠...[详细]
2025-07-29 10:41
孕晚期水肿消失预示着
孕晚期水肿消失预示着
孕晚期水肿消失可能预示着即将分娩,也可能是孕妇身体自我调节的结果。孕晚期水肿通常与子宫压迫、激素变化、血液循环减缓等因素有关,水肿突然消退可能与胎头入盆减轻压迫或临产前激素水平变化相关。孕晚期水肿突然消退时,若伴随规律宫缩、见红或破水等临产...[详细]
2025-07-29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