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关于婴儿呕血和便血 主要看三个方面的症状

发布时间: 2021-12-30 17: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消化道出血 (1)上消化道出血:量少时多仅有黑便,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达到一定量时可出现呕血。因上消化道出血时,血中血红蛋白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成为硫化铁,大便呈柏油样黑色,但如出血量大,肠蠕动过快,则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的血便。洗胃后胃抽取液带有鲜血时则为胃以上消化道出血,但应排除因胃管对黏膜的操作性损伤。(2)下消化道出血:多为较鲜红或鲜红色的血便;当下消化道出血达一定量,且存在出血部位以下的梗阻时,可反流至上消化道而出现呕血,常带有胆汁。此外,还应参照失血量与呕血和(或)便血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下消化道出血还应排除肛门、直肠或乙状结肠的出血。 2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疾病及临床表现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应有原发的危重症表现(如重症感染、硬肿症或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有皮肤以及穿刺处止血困难、凝血功能和DIC检查异常。(2)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出血症多在生后2~6天出现呕血。早期出血量不多且无重要脏器出血时,小儿一般情况良好。当出血量多时,除呕血外,还可有鲜血便,以及贫血所致全身症状,亦可继发DIC。(3)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常见于2~3个月时,单纯母乳喂养、长期用抗生素、胃肠道外营养的婴儿。临床上可见采血部位止血困难,发现出血予维生素K1静脉或肌内注射,输新鲜全血或干冻血浆,可较快止血。(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儿于喂养不当或严重感染时也可发生,临床多以腹胀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呕吐、便血等。(5)凝血功能异常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相对较少见。临床上常伴有全身出血倾向,查凝血全套以及血常规等可以鉴别。(6)消化道出血性疾病:①反流性食管炎:轻型一般不会发生消化道出血,但长期慢性的反流性食管炎则可发生,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呕吐,常伴有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落后。②应激性溃疡:有引起危重症(如缺氧、颅内高压、严重感染等),以胃内咖啡渣样液体常见。可随原发病的好转而好转,临床一般给予洗胃和保护胃黏膜的治疗即可。③急性胃肠炎:早期以呕吐和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或为侵袭性病原菌感染时可出现便血和呕血。④肠套叠:临床上首先表现为阵发性哭吵,难安慰,随后出现果酱样大便。肠道彩超或空气灌肠下拍片可确认。⑤过敏性肠炎:多为牛奶蛋白过敏,以间断血丝便常见。如不即时处理,可发展为慢性腹泻,并出现营养不良等。查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可明确诊断,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可以避免。⑥先天性巨结肠:临床以腹胀为主,当腹胀严重,伴发坏死性结肠炎时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⑦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儿于喂养不当或严重感染时也可发生,临床多以腹胀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呕吐、便血等。⑧乙状结肠、直肠及肛门疾病:多为息肉,肛门直肠瘘,肛裂引起血便,以鲜血便为主,常附于大便表面。⑨肠道畸形(肠道的血管瘤、动静脉瘘、重复畸形等):此类疾病平时多正常,在饮食不当或肠道感染或其他因素诱发下出现消化道出血,且多为急性较大量的出血,需紧急处理,防止休克的发生,在出血间隙期需明确病因后给予相应治疗。 3全身性症状 (1)失血相关症状:除呕血与便血等上述表现,还可由大量失血而引起一系列的全身性症状。最常见的是贫血,根据失血量和速度的不同,贫血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慢性失血时,常仅有贫血,临床可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大儿童可出现易疲倦、乏力、异食癖等。急性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1/5以上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为心率增快、四肢末端发绀、发凉,血压下降、皮肤花斑、精神萎靡和烦躁交替出现等,需紧急输血和抗休克处理。(2)其他:原发病的相关临床表现。12

关于婴儿呕血和便血 主要看三个方面的症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呕血和便血怎么回事 主要和三大因素有关
婴儿呕血和便血怎么回事 主要和三大因素有关
1假性因素(1)咽下母血:婴儿分娩时咽下母亲产道的污血或母亲乳头部皲裂出血时,母乳喂养儿可吸入母血,作血红蛋白抗碱变试验(Apt)可鉴别出血来自母血还是新生儿。(2)口鼻损伤:当口、鼻腔损伤后出血,咽入消化道都可以导致新生儿呕血和便血。(3)药物:口服铁剂、铋剂、炭末、酚酞等可出...[详细]
发布于 2021-12-30

最新推荐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怎么办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家校沟通、改善家庭环境、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学习困难可能由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心理压力、家庭氛围、教学方式不适应等原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整理...[详细]
2025-09-27 12:34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怎么办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可通过加强沟通、建立规则、寻求专业帮助、调整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氛围等方式改善。青春期叛逆行为通常由心理发展需求、家庭关系紧张、学校压力、社交环境影响、自我意识觉醒等原因引起。1、加强沟通主动倾听孩子的真实想...[详细]
2025-09-27 11:18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可以吗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在家长评估安全后可适当允许,少数存在安全隐患时需谨慎。十五岁青少年已具备一定独立行动能力,日常短途出行如上下学、兴趣班往返通常可以独自完成。家长需提前规划安全路线,确保孩子熟悉...[详细]
2025-09-27 10:03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容易生气通常与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有关,可通过建立规则、转移注意力、正向引导、情绪识别训练、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改善。1、建立规则明确告知孩子行为边界,用简单指令如生气时不能打...[详细]
2025-09-27 08:47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怎么办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可通过与学校沟通、心理疏导、法律维权、家长介入、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处理。校园欺凌通常由性格差异、社交障碍、家庭环境、学校管理缺失、心理问题等原因引起。1、与学校沟通家长需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或宿管老师,明确反...[详细]
2025-09-27 07:31
孩子大学专业没选好怎么办
孩子大学专业选择不理想时,可通过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跨专业考研、职业规划调整、技能补充等方式应对。专业选择偏差可能由兴趣认知不足、信息获取有限、家庭干预过度、就业焦虑、院校调剂等因素引起。1、转专业部分高校允许成绩优异的学...[详细]
2025-09-27 06:15
孩子初一跟不上留一年好吗
孩子初一跟不上是否需要留级需结合学习能力与心理状态综合判断。留级可能帮助巩固基础,但也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关键取决于个体适应性和学校支持措施。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通过留级可获得更多时间消化知识,尤其数学、英语等连贯性强的学科。教...[详细]
2025-09-27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