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家庭和睦孩子可以长高? 家庭和睦孩子长高有何关系

发布时间: 2022-03-10 18: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因为父母离异,在往后的一两年时间内身高一点也没长,后经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针对性的治疗,孩子很快又开始长高了。家庭和睦孩子可以长高? 家庭和睦孩子长高有何关系心理咨询师指出,孩子心理压力过大、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所以家长对于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孩子,尽量不要给他们太大的精神压力,要为他们的生长创造一个和谐温馨轻松的生长环境。

近期,有专家研究证明,身体长高的因素来自父母的遗传仅占23%,后天的因素占到77%,良好的营养、科学的运动和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能让孩子长高的基础。

食品我样,加强营养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不是买营养品,就是买营养药物,却忽视了日常食品的作用。孩子学习任务繁重,家长应为孩子们准备品种多样的食品,使食物的营养搭配合理,每周制定食谱,让孩子有好胃口。牛奶、鱼、菠菜、胡萝卜和柑橘等食品对增高有很好的作用。

生活规律,保证睡眠 生活无规律,睡眠无保证,孩子会体质弱身体差,自然长不高。科学研究发现,青少年熟睡时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要比清醒时多,睡眠时的生长速度要比清醒时快3倍。因此,少年儿童每天一定要保证睡眠9个小时。

适当锻炼,接触阳光 一些家长宁愿让孩子吃保健药,也不愿看着孩子锻炼身体"吃苦",这样使孩子身高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要适当安排运动,让孩子们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才能加快生长。如安排慢跑、球类、跳跃运动、单杠悬垂、登山、郊游踏青等活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想要家庭和睦,切记这五个问题
想要家庭和睦,切记这五个问题
两性在交往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彼此托付真心,但有些却是彼此的底线,如果经常触犯会使对方绝望甚至磨灭感情,最后走向分离。所以要想家庭和睦一定要切记这些问题。家庭和睦要切记哪些...[详细]
发布于 2020-12-07

最新推荐

学校孩子怎么才不会被欺负
预防孩子在学校被欺负需要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共同配合,主要通过培养社交能力、建立自信心、加强家校沟通、学习自我保护技巧、营造友善环境等方式实现。1、培养社交能力鼓励孩子主动结交朋友,参与集体活动能有效降低被孤立概率。家长可通...[详细]
2025-11-26 17:00
孩子老是被欺负该怎么教他
孩子被欺负时,家长应教会孩子自我保护与沟通技巧,同时及时介入处理冲突。主要方法有培养自信表达、模拟应对场景、建立社交支持、区分玩笑与欺凌、家校协同干预。1、培养自信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孩子练习坚定拒绝的语言,如大声说"我不喜...[详细]
2025-11-26 15:44
孩子不愿意回家过年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回家过年可以通过沟通理解、调整家庭氛围、创造共同话题、适当妥协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缓解。孩子抗拒回家通常与家庭关系紧张、缺乏归属感、环境不适应或社交压力等因素有关。1、沟通理解耐心倾听孩子不愿回家的真实原因,避免指...[详细]
2025-11-26 14:28
5岁孩子应该学会什么知识
5岁孩子应掌握基础生活技能、社交能力、认知发展和语言表达等知识,主要包括独立穿衣、简单数数、颜色形状识别、分享合作、表达需求等能力。1、生活技能5岁孩子应学会基本自理能力,如独立穿脱简单衣物、用筷子或勺子进食、如厕后清洁。能...[详细]
2025-11-26 13:12
为什么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
为什么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
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主要与认知发展阶段、沟通方式差异、情感表达错位、自我意识觉醒以及家庭环境因素有关。儿童对抽象情感的理解能力有限,父母单向说教容易引发逆反心理,而代际差异和过...[详细]
2025-11-26 11:56
父母为什么要多生几个孩子
父母为什么要多生几个孩子
父母选择多生几个孩子通常是为了满足家庭情感需求、分担养老压力以及促进子女社会化发展。主要有家庭结构优化、养老保障分担、手足情感支持、教育资源互补、家族文化传承五个原因。一、家庭...[详细]
2025-11-26 10:41
男孩子到了青春期怎么教导
青春期男孩子的教育需要结合心理发展特点和生理变化,采取理解、沟通与规则并重的方式。主要方法包括建立信任关系、明确行为边界、引导情绪管理、培养责任意识、鼓励社交发展。1、建立信任关系主动倾听孩子的想法,避免单向说教。每天保留固...[详细]
2025-11-26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