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新生儿宝宝溢奶和吐奶有何不同 宝宝溢奶这样做可有效缓解

发布时间: 2022-03-18 18: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吐奶和溢奶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有点妈妈分不清楚什么适溢奶什么是吐奶,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孩子出现溢奶怎么办好呢,小编就来说说吧。新生儿宝宝溢奶和吐奶有何不同 宝宝溢奶这样做可有效缓解

首先要分清溢奶和吐奶的区别溢奶多是生理性的,一般是是刚刚吃进去的奶液,从嘴角流出,溢出的速度缓和。

吐奶一般是病理性的,多是跟刚吃进去的奶液不同,可能含有奶瓣,豆腐渣样奶液,有酸味或者其他异味,吐奶的速度较快,甚至是喷射状。

溢奶很正常,但要警惕病理性溢奶!新生儿的胃发育不是很完善,所以会时发溢奶。

成年人的胃是立着的,而宝宝的胃呈水平状态,而且发育也没有那么完善,胃上端贲门括约肌不能强有力的收缩,食物容易倒流出去,发生溢奶。

相比较而言,宝宝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需要更长的时间消化吸收,所以胃排空时间更长,溢奶在所难免。

正常情况下,宝宝每天溢奶的次数不会很多,如果宝宝每天溢奶频率增加,而且这种高频溢奶持续三天以上,就要有所警惕。

要细心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是否有恶心呕吐,是否存在喂养困难,吞咽困难,或者阵发性咳嗽,易激怒,哭闹等不适状况。

若是伴随着溢奶,宝宝有其他不适的症状,要尽快就医,检查是否是胃食管返流,肥厚性幽门狭窄等消化道问题引起的溢奶。

胃食管返流是新生儿时期非常普遍的生理现象,健康宝宝发生率达40%-65%,一至四个月时达高峰,一岁以后自然好转,所以家长一定要有所警惕,当宝宝持续高频率的溢奶,伴随其他不适的现象时,尽早就医。

导致宝宝溢奶的原因,除了宝宝自身的发育以外,跟喂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错误的喂养方法也可能会导致宝宝溢奶的发生。

过度喂养会引发溢奶。

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怕宝宝饿着,非要喂到宝宝肚子鼓起来才肯罢休,宝宝多吃一口,老人都能高兴半天。

其实,一口饭成就不了全世界,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判断标准来衡量宝宝,要做到按需喂养,不要强迫宝宝,多多观察宝宝的表现,等他饿了,再喂养。

中国有句喂养的名言就是说的这个意思---若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喂养姿势也会引发溢奶。

尽量选择坐位或者斜位,适当的抬高宝宝的上身,可以减轻宝宝溢奶。新生儿宝宝溢奶和吐奶有何不同 宝宝溢奶这样做可有效缓解

宝宝吞入过多空气可能会引发溢奶。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要让宝宝含住全部的乳头和大部分的乳晕,防止宝宝吸入空气。

奶粉喂养时,要先让奶液充满奶嘴,奶嘴开口适中,不要过大或过小,以宝吸奶时不费力为准。

家长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长时间饥饿,避免吃的太急,吸入空气。

喂奶后,可以让宝宝趴在家长肩膀上,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拍出奶嗝,把吃进去的空气拍出来。

喂奶后体位不适也可能引发溢奶。

尽量在喂奶前给宝宝换好纸尿裤,做好喂奶的准备,喂奶后,避免抬腿等容易引起溢奶的体位动作。

喂奶后,可以选择斜坡式、端坐式、侧卧式等体位,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溢奶的发生。

尽量保持宝宝的胃呈垂直状态。

对于容易溢奶的宝宝,可以适当抬高宝宝的上半身,或者保持头部呈15-30度的体位,都可以避免溢奶的发生。新生儿宝宝溢奶和吐奶有何不同 宝宝溢奶这样做可有效缓解

避免溢奶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项外,合理添加辅食也能很好的帮助减少溢奶的发生。

尤其是泥浆,糊状的辅食,能够在胃内帮助食物半固化,减少溢奶的发生。

对于容易发生溢奶的宝宝,要控制一次性流食的摄入量,做到少吃多餐。

适当补充益生菌,也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消化吸收,促进胃排空,减少溢奶的发生,尤其是像吐奶样的溢奶,益生菌的效果更佳明显。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新生儿为什么溢奶或吐奶?宝宝为什么溢奶或吐奶
新生儿为什么溢奶或吐奶?宝宝为什么溢奶或吐奶
要把喂食的方式改为少量多餐,或是在喂食之后将婴儿置于俯卧或右侧卧的姿势,往往就能大大减少吐奶的机会。溢奶和吐奶是新生儿常出现的现象。吸进去的奶水由嘴角反流出来,称作"溢奶";若一大VI地往外吐出奶水,则称作"吐奶"。溢奶和吐奶其实是一体的两面,都是奶水的往外回流,程度轻的是溢奶,...[详细]
发布于 2022-05-14

最新推荐

初中孩子妈妈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平等对话、倾听需求、避免说教、关注非语言信号等方式实现有效沟通。1、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家长需通过尊重隐私、兑现承诺等行为积累信任基础。避免擅自翻看...[详细]
2025-07-01 13:40
17岁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7岁女孩的心理状态通常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既保留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又萌生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主要关注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1、自我认同这个阶段的女孩会通过外貌打扮、兴趣爱好等外在表现来探索自我定位,可能...[详细]
2025-07-01 12:20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使用手机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筛选健康内容、保护视力、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培养自律意识。1、合理控制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影响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半小时。周末可适当延长,但...[详细]
2025-07-01 11:00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阶段给孩子购买手机后,建议通过合理引导与规则设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习惯。手机管理需关注使用时间、内容监管、社交安全、学习平衡、亲子沟通五个维度。一、使用时间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影响睡眠和学习。可设置非学习时段禁用功能...[详细]
2025-07-01 09:40
怎么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心
引导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家长通过鼓励探索、建立安全感、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适度挫折教育等方式实现。关键在于营造支持性环境,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形成乐观坚韧的品质。1、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允许孩子尝试音乐、绘画、运动等不同领域...[详细]
2025-07-01 08:20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或心理需求未满足有关,可通过建立零花钱制度、加强亲子沟通、设定行为后果、培养理财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1、建立零花钱制度定期给予孩子适当额度的零花钱,明确告知使用范围。将零花钱与简单家务挂钩,帮助...[详细]
2025-07-01 07:00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管理训练、家校合作、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1、沟通引导家长需保持冷静,先倾听孩子打人的原因。避免质问或指责,用开放式问题了解事件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动手。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07-01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