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为什么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 你知道母乳分为几个阶段吗?

发布时间: 2022-04-19 18: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产妇生完宝宝后,第一个面临的问题是母乳。事实上,在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母乳分为不同的阶段。这与每个阶段母乳的营养成分和不同阶段婴儿发育所需的营养有关。在现代社会,许多机构建议母亲将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到2岁。

母乳分几个阶段?

母乳的乳汁分泌,在婴儿出生前几周是初乳,营养成分高,含有很多免疫性、活性物质,对婴儿的免疫力起着重要作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持续分泌后会出现大量的乳汁,此时乳汁中的蛋白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6个月左右,母乳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增加。为什么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 你知道母乳分为几个阶段吗?婴儿一岁左右,母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基本较低,主要成分为矿物质。因此,母乳喂养的黄金时期婴儿出生后的前6个月左右。

为什么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

现在很多机构,如美国儿科学会等,建议产妇分娩后,将母乳喂养延长到2岁是不科学的。因为基本上婴儿出生6个月后母乳的质量开始下降。当然,这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岁左右,母乳成分中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低,更不用说婴儿两岁时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更少了。

为什么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 你知道母乳分为几个阶段吗?

母亲应该在婴儿出生后严格按照母乳喂养,然后婴儿大约一岁时尽量断奶,婴儿出生后4个月开始添加,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补充配方牛奶。根据出生后母乳喂养到2岁的建议,婴儿营养不良的情况很多。因此长时间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注意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母乳喂养的几个阶段 母乳喂养要分阶段
母乳喂养的几个阶段 母乳喂养要分阶段
母乳喂养通常分为初乳期、过渡乳期、成熟乳期和晚乳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母乳成分和喂养需求有所差异。1、初乳期初乳期一般指产后2-5天分泌的乳汁,质地浓稠且颜色偏黄。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能够帮助新生儿建立免疫屏障。初乳中的生长因子有助于婴儿肠道发育,促进胎便排出。此阶段婴...[详细]
发布于 2025-07-09

最新推荐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怎么办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家校沟通、改善家庭环境、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学习困难可能由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心理压力、家庭氛围、教学方式不适应等原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整理...[详细]
2025-09-27 12:34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怎么办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可通过加强沟通、建立规则、寻求专业帮助、调整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氛围等方式改善。青春期叛逆行为通常由心理发展需求、家庭关系紧张、学校压力、社交环境影响、自我意识觉醒等原因引起。1、加强沟通主动倾听孩子的真实想...[详细]
2025-09-27 11:18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可以吗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在家长评估安全后可适当允许,少数存在安全隐患时需谨慎。十五岁青少年已具备一定独立行动能力,日常短途出行如上下学、兴趣班往返通常可以独自完成。家长需提前规划安全路线,确保孩子熟悉...[详细]
2025-09-27 10:03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容易生气通常与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有关,可通过建立规则、转移注意力、正向引导、情绪识别训练、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改善。1、建立规则明确告知孩子行为边界,用简单指令如生气时不能打...[详细]
2025-09-27 08:47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怎么办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可通过与学校沟通、心理疏导、法律维权、家长介入、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处理。校园欺凌通常由性格差异、社交障碍、家庭环境、学校管理缺失、心理问题等原因引起。1、与学校沟通家长需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或宿管老师,明确反...[详细]
2025-09-27 07:31
孩子大学专业没选好怎么办
孩子大学专业选择不理想时,可通过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跨专业考研、职业规划调整、技能补充等方式应对。专业选择偏差可能由兴趣认知不足、信息获取有限、家庭干预过度、就业焦虑、院校调剂等因素引起。1、转专业部分高校允许成绩优异的学...[详细]
2025-09-27 06:15
孩子初一跟不上留一年好吗
孩子初一跟不上是否需要留级需结合学习能力与心理状态综合判断。留级可能帮助巩固基础,但也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关键取决于个体适应性和学校支持措施。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通过留级可获得更多时间消化知识,尤其数学、英语等连贯性强的学科。教...[详细]
2025-09-27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