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如何安抚哭啼的新生儿?怎吗安抚哭啼的新生儿

发布时间: 2022-05-16 13:1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当婴儿哭得不受控制时,可尝试抱起他在房间踱步,并可一边轻轻哼起歌来,一会儿後婴儿就会安静了;

2、把婴儿放在婴儿车内系好带子,然後轻轻推着车子,没多久他就会停止哭泣;

3、抱起婴儿让他伏在你的胸前,并以手轻拍他的背部,直至他停止哭啼;

4、如果情况许可的话,抱起婴儿远离当时的环境,带他到外面逛一会儿,令孩子平复过来;

5、平时可录下一些不同的声音,在婴儿啼哭时播放,对一些孩子可能奏效;

6、若婴儿哭泣是由於体内有「风」而感到不舒服,可多替他拍背令他打嗝;

7、减少周遭环境的刺激对安抚婴儿有一定作用,不妨调暗室内灯光,尽量轻声说话,及关上电视机;

8、以婴儿熟悉的方式抱起他,让他有安全舒服的感觉,可令孩子更快安静下来;平时要多加留意,孩子喜欢你以哪一种方式抱着他;

9、如果婴儿愿意的话,扶起他让他慢慢走活动一下,孩子可能会因而不再哭泣;

10、如果家有一辆车子,驾车载婴儿去兜兜风,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1、在婴儿难缠的时候,轻抚他的腹部位置,做做按摩让他放松,也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新生儿安抚奶嘴能用么  新生儿用安抚奶嘴注意这3点
新生儿安抚奶嘴能用么 新生儿用安抚奶嘴注意这3点
新生儿可以使用安抚奶嘴,但需注意使用频率、清洁消毒和戒断时机。安抚奶嘴有助于满足婴儿吸吮需求,但不当使用可能影响口腔发育或增加感染风险。安抚奶嘴适用于健康足月儿,尤其在哭闹、入睡困难时能有效安抚情绪。选择一体成型的硅胶奶嘴,避免零部件脱落风险。每次使用前需煮沸消毒,出现裂纹或变形...[详细]
发布于 2025-06-19

最新推荐

发现孩子偷藏手机怎么教育
发现孩子偷藏手机怎么教育
发现孩子偷藏手机时,建议家长先冷静沟通了解原因,再通过设定规则、引导自律等方式教育。偷藏行为可能与好奇心、社交需求、逃避压力等因素有关,需避免简单责罚。1、沟通原因家长需以平和态度询问孩子藏手机的动机,可能是同学间攀比、学习压力大或单纯觉得...[详细]
2025-08-27 13:12
孩子偷藏手机不承认怎么办
孩子偷藏手机不承认怎么办
孩子偷藏手机不承认时,家长需保持冷静,通过沟通引导和规则建立解决问题。孩子隐瞒行为可能与心理需求、家庭环境、社交压力、模仿行为、缺乏信任感等因素有关。1、心理需求孩子可能因渴望独立或逃避压力而隐藏手机。青春期孩子对隐私和自主权敏感,家长可主...[详细]
2025-08-27 12:34
高中逆反期孩子怎样教育好
高中逆反期孩子的教育需要结合心理疏导、沟通技巧和规则引导,避免强硬压制或放任不管。主要方法有建立信任关系、明确行为边界、给予适度自主权、引导情绪管理和树立正向榜样。1、建立信任关系主动倾听孩子的想法,避免打断或否定。每天留出亲子对话时间,通...[详细]
2025-08-27 11:56
给初中孩子买什么礼物合适
给初中孩子挑选礼物可以考虑文具套装、科普书籍、运动器材、益智玩具、电子产品等实用且有助于成长的物品。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礼物应兼顾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同时避免过度娱乐化或奢侈化。1、文具套装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高品质的文...[详细]
2025-08-27 11:18
给初中孩子买什么礼物好呢
给初中孩子挑选礼物可以考虑文具套装、运动器材、科普书籍、益智玩具、电子产品等实用且有助于成长的物品。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礼物应兼顾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1、文具套装初中生学习任务加重,高品质的文具套装能提升学习效率。可选择包含...[详细]
2025-08-27 10:41
孩子在班里不爱说话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不爱说话可通过增加社交练习、改善家庭沟通环境、减少心理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寻求专业评估等方式改善。不爱说话可能与性格内向、语言发育迟缓、社交焦虑、家庭环境影响、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有关。1、增加社交练习家长可创造低压力社交场景,如邀...[详细]
2025-08-27 10:03
孩子不听话叛逆撒谎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叛逆撒谎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叛逆撒谎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明确行为边界、正向激励引导、情绪管理和寻求专业支持等方式改善。这些行为可能由成长阶段心理需求、家庭沟通方式、同伴影响、学业压力或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引起。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通过日常倾听和共情与孩子建立...[详细]
2025-08-27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