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父母如何与宝宝交流 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

发布时间: 2022-07-26 13:1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天使的来到给家庭散播了非常多的欢乐。

宝宝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探索和沟通的能力,爸爸妈妈不要忽略,平时要多和宝宝交流。

那么,怎么看懂宝宝独有的交流方式,又该如何更好的和他们沟通呢?下面喝的小编一起来关心。

新生宝宝交流家长可透过注视,温柔的接触,与新生宝宝交流。

一、新生儿与大人交流6种方式1、注视很多人以为新生儿是看不见东西的,其实并非如此。父母如何与宝宝交流   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

在新生儿期,宝宝目视距离只有40厘米,当妈妈哺乳时,宝宝有时会一边吃奶一边直视妈妈的眼睛,这是婴儿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

2、对话宝宝虽然不会讲话,但他的听觉能力是正常的,通过讲话能让宝宝感知妈妈的声音。

这个声音他已经听了10个月,非常熟悉;有些宝宝甚至在吃奶、哭闹或烦躁时,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变得安静下来。

3、抚触温柔的安抚和拥抱是一种爱的交流,宝宝很喜欢妈妈常常抚摩自己。

这种通过皮肤传递的爱意使宝宝避免了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号,既满足了心理需求,又促进智力的发育。

4、表情新生宝宝能注意到不同的表情,而且有的宝宝天生就具有模仿能力,在所有的表情中,宝宝最喜欢看到的是妈妈的微笑,这说明他能够记住这个表情代表的是安全和甜蜜的信号。父母如何与宝宝交流   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

5、闻哺乳动物依靠灵敏的嗅觉来辨认母子关系,人类保留了这种生物特征。

新生宝宝很快就能闻出妈妈的气味并牢牢记住,这种气味就像贴在妈妈身上的标签,能引导宝宝找到甜蜜的乳汁,完全是一种本能。

6、哭宝宝用哭来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期望获得响应。

学会分辨不同的哭声,就能听懂宝宝这种特殊的“语言”。

二、父母如何与宝宝交流1、注视宝宝在与宝宝眼对眼注视时,最佳距离为20~30㎝。

妈妈还可以一边说话,一边慢慢移动自己的面部,让宝宝的头和眼球随你而转动。

这个动作虽然不难,却有着重大的意义,能够锻炼宝宝的敏感性,通过经常的训练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开发和感觉发展。

2、与宝宝交谈当妈妈在喂奶、换尿布或抱起宝宝时,要经常和他说话,并对他微笑,在每日的照料中,喂奶、换尿布、擦脸、洗澡……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很好的语言交流的机会,妈妈要抓住这些情境,把你的爱意通过语言传递给你的小宝贝。父母如何与宝宝交流   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

3、温柔的接触哺乳时尽量与宝宝肌肤相亲,使宝宝感受到妈妈的怀抱是他最安全的场所。

他会安静地满足这种依恋,并形成早期记忆。

这对今后宝宝的经验积累,心理发展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有益的。

三、亲子交流要注意的细节1、母亲不要认为喂奶或喂食仅是使婴儿消除饥饿,重要的是婴儿在与母亲的交往中获得观看、倾听、触摸的机会,产生良好的情绪,启迪模仿能力,发展感知觉,学习与他人交往。

2、玩是母子心灵交往最好的形式。父母如何与宝宝交流   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

婴儿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母亲应随着婴儿智力发育的需求,适时地供给大脑丰富的精神食物,各种促进脑细胞生长的刺激,使大脑能吃饱吃好。

3、宝宝对妈妈身上味道很敏感,妈妈不要使用味道浓烈的化妆品,以免宝宝闻不到熟悉的气味而哭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不和父母沟通交流的原因
孩子不和父母沟通交流的原因
孩子不和父母沟通交流的原因主要有亲子关系紧张、青春期心理变化、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氛围营造不足、存在心理障碍等。一、亲子关系紧张长期缺乏有效互动会导致亲子关系疏离。部分父母过度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情感需求,孩子可能因害怕批评选择沉默。高压管教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表现为拒绝...[详细]
发布于 2025-06-28

最新推荐

面对孩子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情况,父母可通过建立规则、正向引导、共情沟通、适度惩罚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处理。儿童行为问题通常与探索需求、情绪表达、注意力分散、规则意识薄弱或家庭环境影响有关。1、建立规则明确且一致的规则能帮助孩子理解行为边界。建议家长与孩子...[详细]
2025-07-27 12:34
孩子马上中考状态不好怎么办
孩子马上中考状态不好怎么办
孩子中考前状态不佳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营养补充、适度运动、模拟训练等方式改善。中考压力可能由睡眠不足、情绪焦虑、饮食失衡、缺乏锻炼、复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引起。1、调整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熬夜复习。家长可帮助制定作息表,固...[详细]
2025-07-27 11:18
孩子马上中考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马上中考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中考前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通过调整家庭氛围、协助复习规划、关注饮食睡眠、适度心理疏导、避免过度干预等方式提供支持。中考是阶段性学业测试,家长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孩子发挥。一、调整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矛盾冲突,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升学压力话题。维持...[详细]
2025-07-27 10:03
孩子补了很多课成绩还是不好
孩子补课效果不佳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心理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等因素有关。1、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孩子补课时沿用被动填鸭式学习,未建立知识框架或错题本,导致补课内容无法与课堂知识有效衔接。家长可帮助孩子梳理学科逻辑,采用思...[详细]
2025-07-27 08:47
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
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家庭教育方式、社交经验不足、过度溺爱、缺乏同理心培养等。1、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幼儿期至学龄前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孩子会表现出强烈的物权意识和独占行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出,2-7岁儿...[详细]
2025-07-27 07:31
如果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建立激励机制、家长参与引导、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儿童抗拒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兴趣、家庭氛围紧张、潜在学习障碍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固定安静的学习区域有助于减少干...[详细]
2025-07-27 06:15
孩子该上初三了成绩差怎么办
孩子初三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加强基础巩固、优化时间管理、寻求专业辅导、改善家庭学习环境等方式改善。初三成绩下滑可能由学习方法不当、知识漏洞积累、心理压力过大、注意力分散、家庭支持不足等原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系统整...[详细]
2025-07-27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