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孩子能不能喝豆浆?孩子喝豆浆的五个禁忌

发布时间: 2024-01-09 09:2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为什么儿童忌食未煮熟的豆浆?

豆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的质量也好。豆浆的营养价值并不亚于鲜牛奶,而且其铁的含量还优于鲜牛奶。

但是,必须把豆浆烧煮透,否则就会引起中毒。一般在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发病,开始出现食道及胃有烧灼感,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头晕、头痛,少数病人有腹泻。孩子能不能喝豆浆?孩子喝豆浆的五个禁忌严重的可引起全身虚弱、痉挛。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生大豆常含有一种配糖体-皂素,对消化器官的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及出血。此外还可能含一种破坏红细胞的毒素。

烧煮豆浆开始出现泡沫沸腾时,水温只达80~90℃,此时皂素等毒素均未被破坏。因此,豆浆初步沸腾应改用小火继续烧煮,必须煮到100℃继续数分钟,方能破坏毒素。

儿童喝豆浆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忌冲鸡蛋。鸡蛋中的粘液性蛋白质容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在一起可产生一种不能被人体所吸收的物质而失去营养价值。

二忌冲红糖。因为红糖里的有机酸能够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物,而白糖却没有这个问题。孩子能不能喝豆浆?孩子喝豆浆的五个禁忌

三忌不煮透。豆浆里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如果豆浆煮不透,人喝了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病症。

四忌装保温瓶。豆浆中的皂心能除留保温瓶里的水垢,时间长了细菌繁殖,能使豆浆变质,对人体不利。

五忌喝的量过大。一次喝豆浆过多容易引起胀满、腹泻等不适症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肠胃不好能不能喝豆浆
肠胃不好能不能喝豆浆
肠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可以适量喝豆浆,不建议大量饮用。同时保证饮用的豆浆完全新鲜,否则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豆浆属于黄豆制品,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比较容易消化。但是黄豆内含有棉子糖和水苏糖两种低聚糖,而人体缺乏分解这两种糖的酶,这两种糖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肠道内的...[详细]
发布于 2024-10-10

最新推荐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怎么办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家校沟通、改善家庭环境、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学习困难可能由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心理压力、家庭氛围、教学方式不适应等原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整理...[详细]
2025-09-27 12:34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怎么办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可通过加强沟通、建立规则、寻求专业帮助、调整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氛围等方式改善。青春期叛逆行为通常由心理发展需求、家庭关系紧张、学校压力、社交环境影响、自我意识觉醒等原因引起。1、加强沟通主动倾听孩子的真实想...[详细]
2025-09-27 11:18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可以吗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在家长评估安全后可适当允许,少数存在安全隐患时需谨慎。十五岁青少年已具备一定独立行动能力,日常短途出行如上下学、兴趣班往返通常可以独自完成。家长需提前规划安全路线,确保孩子熟悉...[详细]
2025-09-27 10:03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容易生气通常与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有关,可通过建立规则、转移注意力、正向引导、情绪识别训练、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改善。1、建立规则明确告知孩子行为边界,用简单指令如生气时不能打...[详细]
2025-09-27 08:47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怎么办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可通过与学校沟通、心理疏导、法律维权、家长介入、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处理。校园欺凌通常由性格差异、社交障碍、家庭环境、学校管理缺失、心理问题等原因引起。1、与学校沟通家长需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或宿管老师,明确反...[详细]
2025-09-27 07:31
孩子大学专业没选好怎么办
孩子大学专业选择不理想时,可通过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跨专业考研、职业规划调整、技能补充等方式应对。专业选择偏差可能由兴趣认知不足、信息获取有限、家庭干预过度、就业焦虑、院校调剂等因素引起。1、转专业部分高校允许成绩优异的学...[详细]
2025-09-27 06:15
孩子初一跟不上留一年好吗
孩子初一跟不上是否需要留级需结合学习能力与心理状态综合判断。留级可能帮助巩固基础,但也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关键取决于个体适应性和学校支持措施。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通过留级可获得更多时间消化知识,尤其数学、英语等连贯性强的学科。教...[详细]
2025-09-27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