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中医能治疗小儿耳聋吗

发布时间: 2024-09-09 14:3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中医上可以使用针灸、按摩等方法辅助治疗小儿耳聋。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但一般不能根治。

1.针灸:对于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所引起的听力障碍,在患病以后会出现耳朵部位的不适症状,并且还会伴有头晕目眩或者是头痛的情况发生。此时可以通过针刺听宫穴、翳风穴、太溪穴等穴位的方法来进行改善,能够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2.按摩:如果是由于外伤等因素导致的神经受损而出现的耳聋情况,也可以通过按揉百会穴、安眠穴等穴位的方法来帮助调理,但是效果因人而异。中医能治疗小儿耳聋吗

3.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听力下降以及耳鸣等症状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配合医生服用银杏叶提取物片、尼麦角林胶囊等药物来做治疗,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4.其他治疗方法:此外,还可以选择针灸、高压氧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若患儿经过以上方式治疗无效,必要时可采取电子耳蜗手术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主要是将电极植入到患处,然后通过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内耳,以刺激听神经兴奋,进而使患儿恢复正常的听力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耳聋中医怎样治疗
耳聋中医怎样治疗
耳聋作为一种以听力下降、重听、失聪等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在中医领域有着丰富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一般包括中药内服治疗、针灸疗法、耳部保健操、综合治疗等。具体如下:1、中药内服治疗:中医认为耳聋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等因素有关。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耳聋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详细]
发布于 2024-10-09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