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小孩心跳140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4-09-23 06:1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心跳通常是指心率。正常情况下小孩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心率为每分钟140次是偏快的,常见原因为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暴饮暴食、发热、心肌炎等。

1、剧烈运动:小孩剧烈运动,心肌耗氧量增加,因此就会反射性的出现心率暂时增快的情况,休息后一般就会出现恢复正常。

小孩心跳140是怎么回事

2、精神紧张:小孩精神处于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刺激心脏的神经,导致心率增快,放松之后通常会很快恢复正常。

3、暴饮暴食:小孩遇到喜欢吃的食物,可能会暴饮暴食,刺激内脏的迷走神经,使心率暂时增加。一般过几小时胃肠道排空后就会恢复正常。

4、发热:小孩因中暑、感染等原因而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会伴随头痛、大量出汗、精神不振、心率增快等症状。需要遵医嘱应用退热的药物。

小孩心跳140是怎么回事

5、心肌炎:小孩患有心肌炎,可能会引起心悸、胸闷、心率增快等症状。通常需要遵医嘱应用抗炎的药物,以免病情加重。

还有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而引起的。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儿科或心血管内科就医诊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孩雾化后心跳超140怎么回事怎么办
小孩雾化后心跳超140怎么回事怎么办
雾化在临床中是指雾化治疗,是将特定的药物制作成气雾剂,在医学专业仪器或设备的辅助下,将药物送至患病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小孩雾化治疗后心跳超140次/分考虑是精神因素、药物作用、过敏、病情严重、心肌炎等原因引起的。1、精神因素:小孩在进行雾化治疗时,如果进行哭闹或者精...[详细]
发布于 2024-10-02

最新推荐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怎么处理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需要分情况处理,可能是情绪宣泄的正常表现,也可能反映亲子关系问题。孩子通过日记表达负面情绪是常见的心理宣泄方式,尤其青春期儿童可能因学业压力或沟通不畅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发现后应避免直接质问或惩罚,可先观察孩子近期行为变化,...[详细]
2025-07-09 13:40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提出休学一年时,家长可通过倾听诉求、分析原因、共同制定计划、寻求专业帮助、保持情感支持等方式理性沟通。青少年休学可能因学业压力、心理困扰、家庭矛盾、健康问题或社交障碍等因素引发,需针对性疏导。一、倾听诉求优先创造安全对话环境,避免直接否...[详细]
2025-07-09 12:20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设定合理目标、提供情感支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亲子关系。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互动模式偏差、亲子边界模糊、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均可能引发此类行为。1、调整沟通方式避免命令...[详细]
2025-07-09 11:00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需要立即就医并配合心理治疗。自伤行为可能由心理压力、家庭矛盾、校园欺凌、情绪障碍、抑郁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家庭干预、行为矫正、社会支持等方式干预。1、心理压力学业负担过重或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孩子通过...[详细]
2025-07-09 09:40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在家沉迷手机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环境控制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干预。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家长需及时引导。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时段,建议学龄前儿童单次不超过20分钟,学龄儿童控制在40分钟...[详细]
2025-07-09 08:20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阶段的孩子沉迷手机需要家长采取引导与限制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强制干预引发亲子冲突。手机依赖可能影响学习效率、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需从环境调整、兴趣转移、规则制定等多维度介入。1、建立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场景,例如作业完...[详细]
2025-07-09 07:00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怎么办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行为变化、建立信任感、寻求专业帮助、调整家庭氛围等方式引导。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关系紧张、情绪障碍等因素可能引发该现象。1、主动沟通选择孩子情绪稳定的时机,以平等姿态开启对话。避免...[详细]
2025-07-09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