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青少年微量元素检查挂哪个科

发布时间: 2024-10-04 13:0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微量元素检查一般指的是微量元素测定。青少年进行微量元素测定一般可以挂儿科、普通内科、消化内科、营养科、体检科等。

1、儿科:通常若家长发现青少年近期存在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且伴有身体瘦弱、毛发干枯、面色暗黄等症状,需要在儿科就诊进行微量元素的测定。

青少年微量元素检查挂哪个科

2、普通内科:微量元素测定是检测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检查方法,若是患者不存在特异性的症状,可选择在普通内科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

3、消化内科:如果患者近期存在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并伴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面色暗黄等表现,也可在挂消化内科就诊进行微量元素的测定。

4、营养科: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厌食的情况,并伴有身体乏力、困倦、皮肤发黄、脱发等症状,则可能存在营养方面的异常,可以挂营养科进行微量元素测定。

5、体检科:受检者如果需要检查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可以挂体检科。

青少年微量元素检查挂哪个科

除上述科室外,青少年进行微量元素测定还可在医院的全科门诊、内分泌科、儿童保健科等科室就诊测定,具体以实际医院的科室设置为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微量元素检查挂什么科
宝宝微量元素检查挂什么科
宝宝微量元素检查通常挂儿科或儿童保健科。微量元素缺乏可能由饮食不均衡、吸收障碍、遗传代谢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等症状。1.儿科儿科是处理儿童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综合科室。医生会通过问诊和初步检查评估宝宝的整体健康状况,若怀疑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建议...[详细]
发布于 2025-07-09

最新推荐

小孩回家不主动写作业怎么办
小孩回家不主动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回家不主动写作业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参与等方式改善。这一行为通常与时间管理能力不足、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成就感、家庭引导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1、建立固定学习时间每天设定...[详细]
2025-07-21 13:12
孩子放学不写作业有什么办法
孩子放学不写作业可通过建立规律作息、创造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参与监督等方式改善。拖延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畏难情绪、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有关。1、建立规律作息固定每日作业时间段有助于形成条件反射,建议放学后安排半小时...[详细]
2025-07-21 11:56
小孩放学不主动写作业怎么办
小孩放学不主动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放学不主动写作业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参与等方式改善。这一行为通常与时间管理能力不足、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成就感、家庭引导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1、建立固定学习时间每天设定...[详细]
2025-07-21 10:41
小孩子爱拿别人东西怎么教育
小孩子爱拿别人东西怎么教育
小孩子爱拿别人东西需要及时引导教育,主要通过培养物权意识、建立规则感、正向激励等方式纠正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与模仿心理、好奇心、缺乏归属感等因素有关,家长需避免过度惩罚,采取温和坚定的干预策略。1、明确物权概念通过绘本故事或角色扮演游戏,向孩...[详细]
2025-07-21 09:25
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了怎么解决
孩子在学校受委屈可通过倾听共情、家校沟通、心理疏导、社交训练、兴趣转移等方式解决。主要与同伴冲突、师生误解、适应障碍、校园欺凌、家庭因素等原因有关。1、倾听共情家长需保持每日15分钟以上的专注倾听时间,采用蹲下平视的姿势,用“您当时一定很难...[详细]
2025-07-21 08:09
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了怎么安慰
孩子在学校受委屈时,家长可通过倾听共情、引导表达、重建自信、家校沟通、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儿童心理受挫后需要及时疏导,避免长期压抑影响性格发展。1、倾听共情蹲下与孩子平视,用拥抱等肢体语言传递安全感,耐心听完事件经过不打断。避...[详细]
2025-07-21 06:53
发现孩子偷自己家的钱怎么办
发现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时,家长需保持冷静,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并明确行为界限,同时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信任关系。孩子偷拿家里的钱往往与零花钱不足、攀比心理或缺乏物权意识有关。家长应避免当众斥责,选择私下沟通,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原因,比如是否遇到急需用...[详细]
2025-07-21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