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1岁宝宝吃什么油好

发布时间: 2024-10-07 13:5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油通常指食用油。1岁宝宝建议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例如花生油、菜籽油、核桃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等,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基本在1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发育完善,一般在学龄前6-8岁的时候基本上接近于成人。而食用油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对1岁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视网膜发育等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食用油还可以润滑肠道,加快食物的运动,起到通畅的作用,因此1岁宝宝可以适当吃些食用油。1岁宝宝还比较小,建议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例如亚花生油、菜籽油、核桃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等,其中的脂肪含量比较少,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多,能够为宝宝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促进智力发育。一般建议逐渐的尝试,注意观察宝宝的接受度,尤其是胃肠道的接受度以及是否有过敏现象。但1岁宝宝比较小,尽量不要吃动物油,例如猪油、牛油等,其中的脂肪含量比较多,容易增加宝宝的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1岁宝宝吃什么油好

1岁宝宝以辅食和喝奶搭配的方式喂养,要注意营养均衡,辅食可以荤素搭配,包括各种的蛋白质、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等,以免孩子挑食、偏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1岁的宝宝吃什么好 1岁的宝宝怎么喂养
1岁的宝宝吃什么好 1岁的宝宝怎么喂养
一岁的婴儿吃什么好呢?婴儿一岁时开始长乳牙,咀嚼、消化能力也增强。这时,宝母们可以给宝宝吃谷类、肉、蛋、蔬菜。那么,一岁的婴儿吃什么好呢?和健康家的编辑一起看看吧!1岁的婴儿吃什么好1岁以上的婴儿对钙的需求非常大,对婴儿来说,牛奶类是提供钙的最佳来源,一般来说,这个年龄的婴儿必须...[详细]
发布于 2021-04-27

最新推荐

小孩回家不主动写作业怎么办
小孩回家不主动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回家不主动写作业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参与等方式改善。这一行为通常与时间管理能力不足、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成就感、家庭引导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1、建立固定学习时间每天设定...[详细]
2025-07-21 13:12
孩子放学不写作业有什么办法
孩子放学不写作业可通过建立规律作息、创造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参与监督等方式改善。拖延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畏难情绪、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有关。1、建立规律作息固定每日作业时间段有助于形成条件反射,建议放学后安排半小时...[详细]
2025-07-21 11:56
小孩放学不主动写作业怎么办
小孩放学不主动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放学不主动写作业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参与等方式改善。这一行为通常与时间管理能力不足、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成就感、家庭引导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1、建立固定学习时间每天设定...[详细]
2025-07-21 10:41
小孩子爱拿别人东西怎么教育
小孩子爱拿别人东西怎么教育
小孩子爱拿别人东西需要及时引导教育,主要通过培养物权意识、建立规则感、正向激励等方式纠正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与模仿心理、好奇心、缺乏归属感等因素有关,家长需避免过度惩罚,采取温和坚定的干预策略。1、明确物权概念通过绘本故事或角色扮演游戏,向孩...[详细]
2025-07-21 09:25
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了怎么解决
孩子在学校受委屈可通过倾听共情、家校沟通、心理疏导、社交训练、兴趣转移等方式解决。主要与同伴冲突、师生误解、适应障碍、校园欺凌、家庭因素等原因有关。1、倾听共情家长需保持每日15分钟以上的专注倾听时间,采用蹲下平视的姿势,用“您当时一定很难...[详细]
2025-07-21 08:09
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了怎么安慰
孩子在学校受委屈时,家长可通过倾听共情、引导表达、重建自信、家校沟通、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儿童心理受挫后需要及时疏导,避免长期压抑影响性格发展。1、倾听共情蹲下与孩子平视,用拥抱等肢体语言传递安全感,耐心听完事件经过不打断。避...[详细]
2025-07-21 06:53
发现孩子偷自己家的钱怎么办
发现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时,家长需保持冷静,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并明确行为界限,同时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信任关系。孩子偷拿家里的钱往往与零花钱不足、攀比心理或缺乏物权意识有关。家长应避免当众斥责,选择私下沟通,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原因,比如是否遇到急需用...[详细]
2025-07-21 05:3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