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小儿不慎触电时的急救办法

发布时间: 2024-10-15 19:3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触电是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局部或全身各脏器的损伤。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加快,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与电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触电的原因常常是用手触摸电器、电源插孔或手抓电线的断端,偶有雨天在树下避雨时遭到雷击。

小儿不慎触电时的急救办法

【临床表现】

主要是电休克的全身反应和局部组织电烧伤。轻度触电后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四肢无力,触电手指麻木,触电部位皮肤疼痛,轻度肌肉痉挛,一般神志清楚。重者触电后当即昏迷,呼吸浅快或暂停,迅速发生呼吸麻痹、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心室性纤颤,复苏不利,终致呼吸、心跳停止。触电后局部皮肤表现严重烧伤,有典型的电击伤口。皮肤烧伤多呈椭圆形黑炭状、焦煳状,表皮爆开的干裂口损伤可达皮肤下层各组织,电烧伤波及深层肌肉组织时,容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救处理】

尽快使孩子脱离电源。关闭电源,用干木棍或竹竿拨去搭在孩子身上的电线,把孩子推离现场,施救者不能用手直接推或拉触电的孩子。

脱离电源后如已呼吸停止,立刻口对口人工呼吸,对已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扩大的孩子,也应积极抢救。因触电后电流的强刺激作用,常出现“假死“现象,因此给予胸外心脏按压,不可间断,同时急送医院进行复苏治疗。

入院后应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正压吸氧,在心电监护下,胸外按压无效时,立即开胸,行心脏直接按摩,直到孩子恢复心跳和呼吸。经心肺复苏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快进行局部创面的处理和其他治疗。

【预防】

小儿不慎触电时的急救办法

对孩子进行宣传教育,使其了解有关知识,如不要在树下避雨,了解触电的严重后果。电源安置应远离孩子能触摸到的地方,避免接触。户内电线、变压器材及对人有危险的带电设施,应妥善安装防护网栏。经常检验电器运行情况,杜绝漏电,对漏电的物品应及时停用和修理。加强安全意识,以减少触电事故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触电后家庭急救措施
宝宝触电后家庭急救措施
家是孩子最长呆的场所,因此爸妈应注意家里电器的摆放,以防宝宝触电。孩子的安全意识极低,如果家中宝宝不幸触电,爸妈应如何急救? 宝宝触电后急救措施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木棒等尽快使患儿脱离电源,急救者一定要注意救护的方式方法,防止自身触电。>>推荐阅读:婴幼儿居家意外伤害预防...[详细]
发布于 2012-06-11

最新推荐

12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
12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
12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主要有学习压力过大、家庭关系紧张、社交困扰、自我认知偏差、青春期心理变化等。家长需结合具体表现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1、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超负...[详细]
2025-09-26 13:12
孩子骄傲自满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骄傲自满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骄傲自满时,父母可通过引导正确认知、建立合理评价标准、创造挫折体验、鼓励团队合作、以身作则等方式帮助孩子调整心态。1、引导正确认知帮助孩子区分自信与自负的界限,通过具体事例...[详细]
2025-09-26 11:56
孩子心态有问题该怎样教育
孩子心态问题可通过情绪引导、兴趣培养、家庭沟通、行为示范、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心态异常可能与成长环境、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矛盾、心理疾病等因素有关。1、情绪引导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是基础。当孩子出现焦虑或愤怒时,家长可...[详细]
2025-09-26 10:41
孩子记不住东西是什么原因
孩子记不住东西可能与遗传因素、睡眠不足、注意力分散、营养缺乏、心理压力等原因有关。家长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养育方式,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一、遗传因素部分孩子可能存在遗传性记忆功能较弱的情况,这与家族中长辈的记忆力表现有一定关联...[详细]
2025-09-26 09:25
小孩子嫌弃家里穷怎么教育
小孩子嫌弃家里穷怎么教育
孩子嫌弃家庭经济状况时,家长需通过情感沟通、价值观引导和实际参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否定孩子的感受,结合家庭实际情况采取积极行动。一、情感沟通当孩子表达对...[详细]
2025-09-26 08:09
小孩子的嫉妒心理怎么克服
小孩子的嫉妒心理怎么克服
小孩子的嫉妒心理可通过情绪引导、行为示范、兴趣转移、正向激励和社交训练等方式改善。嫉妒心理通常由安全感缺失、竞争压力、认知偏差、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等因素引起。1、情绪引导帮助孩...[详细]
2025-09-26 06:53
如何让孩子远离不良的朋友
帮助孩子远离不良朋友需要家长通过日常观察、沟通引导和社交环境管理等多维度干预。主要方法包括建立信任关系、培养独立判断能力、参与正向社交活动、设定明确界限以及及时介入干预。1、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开放的家庭沟通氛围是基础。每天留出...[详细]
2025-09-26 05:3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