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这些退烧误区你犯过吗?别因家长的大意耽误了孩子!

发布时间: 2024-10-15 07: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感冒、发烧、拉肚子……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病,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足以让妈妈们胆战心惊,后怕不已。毕竟宝宝的身体素质不如成年人,即便是小病小灾,一旦治疗不及时或护理出了差错,也有可能酿成大错。比如,古往今来的育儿大难题--发烧,让多少妈妈伤透了脑筋,用错了方法,踩进了伪科学的大坑。下面这些常见的退烧误区,您也犯过吗?

这些退烧误区你犯过吗?别因家长的大意耽误了孩子!

物理退烧?风险大

大部分妈妈都持着这样的观点:是药三分毒,物理退烧最靠谱,既管用又没有副作用。于是,敷冰袋、退烧贴、擦酒精、冷水浴等各种物理退烧法轮番上阵,这虽然能暂时降温,但也会令孩子更难受甚至加重病情,《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也不再推荐使用物理降温。事实上,小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较小的刺激也会引起高热,但并不代表病情严重。还需要明确一点的是,一定范围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强行降温反而可能对病情恢复不利。所以面对宝宝发烧,当务之急是让孩子舒服一点,比如补充足够的水分、脱掉过多的衣物、适当的温水擦浴。当儿童发热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情况下,就可以应用退热剂(栓剂、滴剂或混悬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多国指南及WHO推荐用于儿童退热治疗的解热镇痛药。

捏痧退烧?求放过

"捏痧"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说备受老一辈推崇,相信不少家长也亲身实践过。其治疗效果姑且不论,但这种"退烧偏方"显然不适合孩子。宝宝皮肤娇嫩,用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软组织挫伤。对于没有掌握足够医学常识的家长来说,贸然进行所谓的"捏痧",只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留下心理阴影,实在是得不偿失。

灌肠退烧?要不得

灌肠退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大量低温的液体为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的处理,这个处理并不比其他物理降温有效,而且会给孩子带来极度的不适感;第二种则是用直肠液用保留灌肠的方法直肠给药,这可能引起不可预期的吸收延迟。不建议使用以上两种方式给孩子退热。退热栓在儿童退烧中是值得推荐的,当宝宝无法进行口服给药时(如呕吐、拒服、睡眠状态),选择符合儿童年龄或特点的栓剂(如小儿布洛芬栓)进行直肠给药是更为安全有效的方式。

旁门左道不可取,相信科学是正道

要警惕--吃药不必死守38.5℃

宝宝该不该吃退烧药,什么时候吃,也是颇让妈妈头疼的问题。对于小于三个月的婴儿,一旦体温超过38℃,务必及时就医;大于三个月的宝宝出现发热状况时,吃药也不必死守38.5℃,因为这不是绝对的。如果孩子体温达到了38.5℃,但精神状态尚佳,能吃能玩,可以不急着吃退烧药,但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及时补水;如果此时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出现持续的烦躁、哭闹,应立即给孩子服药,持续性高烧不退更要及时送医,以免延误治疗。

划重点--提高免疫力是上上策

虽然发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究其根本,是疾病在孩子身上的外在表现。如今正值寒冬,宝宝身体各项机能还未发育完全,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气温环境变化,再加上流感和各种感染性疾病肆虐,很容易被疾病打倒,反复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形。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便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除了及时接种疫苗,坚持户外运动和规律作息,最重要的营养补充环节也不能忽视,尤其是与免疫系统发育息息相关宝宝又极易缺乏的维生素AD。

这些退烧误区你犯过吗?别因家长的大意耽误了孩子!

医学研究早已证实了维生素A对维持呼吸道、消化道等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皮肤和粘膜的防御能力,降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风险。同时,维生素A还有助于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抗体生成,帮助宝宝建立、完善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维生素D对人体免疫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它能有效激发免疫细胞对"入侵"细菌或病毒发动攻击,从而增强宝宝的免疫力。维生素AD在促进骨骼发育,维护视觉发育,以及预防贫血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维生素AD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妈妈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从宝宝出生起坚持每日补充维生素AD(伊可新)至3岁,为其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最新推荐

小孩不会交朋友很孤僻怎么办
小孩不会交朋友很孤僻怎么办
孩子社交能力不足可通过亲子互动游戏、兴趣班参与、社交技能训练、情绪引导、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孤僻行为可能与性格内向、家庭环境、社交经验不足、心理障碍、发育迟缓等因素有关。1、亲子互动游戏日常可通过角色扮演类游戏模拟社交场景,如过家家、商...[详细]
2025-07-08 13:00
初三的孩子天天玩游戏怎么办
初三孩子沉迷游戏可通过建立规则、转移兴趣、家庭沟通、学业规划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游戏成瘾可能由学习压力、社交需求、家庭关系、自制力不足、逃避现实等因素引起。1、建立规则与孩子协商制定明确的游戏时间表,将每日游戏时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周末...[详细]
2025-07-08 11:40
孩子学什么都没有兴趣怎么办
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可能与教育方式单一、学习压力过大、缺乏正向激励、兴趣未被发掘、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教学方法、降低期望值、建立奖励机制、探索多元兴趣、营造积极氛围等方式改善。1、调整教学方法传统填鸭式教育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详细]
2025-07-08 10:20
孩子学什么都不感兴趣怎么办
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可能与教育方式单一、兴趣探索不足、心理压力过大、注意力分散、家庭引导偏差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多元化兴趣培养、心理疏导、专注力训练、家庭环境优化等方式改善。1、教育方式单一传统填鸭式教学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感。尝试...[详细]
2025-07-08 09:00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会怎么样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会怎么样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可能出现情感缺失、社交障碍、学习困难等问题,长期可能影响性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缺乏父母陪伴主要与情感需求未被满足、行为规范缺失、安全感不足、认知刺激缺乏、社会支持薄弱等因素有关。1、情感需求未被满足父母是孩子早期情感依恋的核...[详细]
2025-07-08 07:40
成绩不好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吗
成绩不好的孩子不等于坏孩子,学习成绩只是评估孩子能力的一个方面。孩子的发展受智力因素、心理状态、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兴趣特长等多维度影响。1、智力因素部分孩子可能存在学习障碍或认知发展迟缓,这类情况需要专业评估和针对性训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详细]
2025-07-08 06:20
初一的孩子成绩很差还有救吗
初一的孩子成绩差完全有提升空间,关键需要找准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成绩不理想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时间管理混乱、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1、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孩子沿用小学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未适应初中学科增多、难度加...[详细]
2025-07-08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