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孩子发热怎么处理?教你降温3步走!

发布时间: 2024-10-15 14:0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门诊最常见的儿童症状之一就是发热,孩子一生病父母就会慌张起来,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其实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应对孩子发热这件事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来聊一聊父母要如何应对孩子的发热问题呢?

孩子发热怎么处理?教你降温3步走!

发热的定义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下发热的定义是什么?一般发热可以根据体温的高低分为这四类:第一类是低热,体温在37.3-38摄氏度之间为低热;第二类是中度发热,即体温超过了38摄氏度,但是没有超过39摄氏度的被归类为中度发热;如果体温超过了39摄氏度,但是在41摄氏度以下的称之为高热;如果体温高于41摄氏度,那么就属于超高热了。当孩子出现了发热症状后,家长要及时对孩子的体温进行监测,如果体温超过了42摄氏度以上,那么可能会使脑细胞蛋白质出现不可逆的改变,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把脑子烧坏了”,但是这种情况一般是比较少见的。通常超高热的原发病比如脑膜炎或者脑炎等疾病,可能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

孩子发热了要怎么处理?

1、先给孩子测量体温

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的迹象要先给孩子测量一下体温,通常是采用腋下测温、耳温以及额温来判断孩子是否发热。若耳温和肛温在38摄氏度以上,或者腋下温度达到了37.3摄氏度或者以上,那么就代表孩子发热了。另外,家长还要观察一下孩子的精神状态,孩子的精神状态比较好,那么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不吃、不喝、不玩耍,或者体温比较高,那么要及时采用对应的处理办法来应对。

2、物理降温

给孩子测量体温后,若确定是发热了,那么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体温,以及症状表现来选择应对措施。如果孩子的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下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给孩子进行冰敷,或者使用酒精擦拭孩子的手心和脚心,也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或者使用温水擦拭身体,这样都可以起到一定降温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先给孩子贴上退热贴,这也是一种比较便捷的退热方式。

3、药物降温

如果孩子的体温较高,超过了38.5摄氏度,那么,建议给孩子使用药物进行退热。目前有两种退热药给孩子使用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是布洛芬,另外一种是乙酰氨基酚。但是因为孩子的年纪较小,用药还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注意事项

孩子发热怎么处理?教你降温3步走!

孩子发热可能只是一种症状,除了积极退热还要查找发热的原因,如果症状非常严重时,家长要及时带小孩就医,不要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儿丙肝诊断3步走
小儿丙肝诊断3步走
临床上,小儿丙肝的诊断分为3个步骤,即临床排除法、特异性诊断、确定诊断。第一步:临床排除法凡不符合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并能够除外巨细胞病毒症状性感染、EB病毒及其他已知原因的肝炎,如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的患儿,如流行病学提示为非消化道感染者即...[详细]
发布于 2012-12-30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