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1-2岁的宝宝语言能力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 2016-11-28 11:4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婴幼儿时期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尽早的培养出孩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之前小编有推送过儿童语言发展对照表。也介绍了7~9个月儿童语言能力的训练方法,下面介绍1~2岁,儿童语言训练方法。

1~2岁语言发展对照表

1岁:出现有意义的语汇,如爸爸、妈妈;会挥手表示再见;会模仿简单的声音,如汪汪。

1岁半:会说的语汇增多,可以使用简单语汇与人互动、表达意思;会了解别人给予的简单指令,如抱抱、亲亲;会跟着大人仿说单字,如狗、花、车。

2岁:会用语汇或不完整句子,要求别人做什么,如喝水、给我;会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二个字;会认得电视上常见之物;如果语言发展快速的孩子,甚至可以说出清楚的常用句子

1~2岁宝宝说话指导方案

1. 让孩子学会分辨各种声音

创造机会让孩子倾听各种声音,学会分辨它们的不同。如,各种动物的叫声、汽车声、各种乐器的声音、自然界的鸟叫声、风声、雨声、流水声等。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所见所闻。

2. 鼓励孩子做过家家的游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抱着娃娃、玩具熊玩。父母要鼓励他们边玩边与娃娃说话,如“娃娃乖”“妈妈抱”等,让孩子在与娃娃“自言自语”的交流中,学习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逼迫”孩子用语言表达要求

由于受语言发展水平的制约,孩子常常无法用确切的词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愿望,因而就用手指、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如果此时对孩子的要求心领神会,不用孩子说话就满足了他的愿望,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语言的发展。这时,应对孩子的要求装作不知道或听不懂,逼迫他非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不可。当孩子说出一个字,比如说“糖”,我们可接着说,“这是糖,宝宝要吃糖!妈妈拿给宝宝吃!”。

4. 用积极的话语欣赏的表情回应孩子的话

孩子断断续续含糊不清地说话,不要打断、不要代替他说、纠正他的发音。先吸收,后模仿,这是婴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对孩子清晰、准确地说话,是你提供孩子最好的帮助和方案。听多了,孩子自然会改正。孩子只有觉得这样的尝试是有趣的,他才会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如果总是遭到成人的否定,孩子就会慢慢丧失主动积极表达的信心。

5. 尽可能把每样东西的名称告诉孩子

“这是杯子”、“那时冰箱”。尽可能把生活中每样东西的名称告诉他,这有助于孩子将各种东西存进脑袋。但是,你不能把词和人、物、境、感觉、想法分割开来。当孩子能够看到或触摸到具体的东西时,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你在卧室教梅花鹿这个词怎么也不如在动物园看着梅花鹿告诉他,能够让他更容易接受。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你至少也应该有梅花鹿的照片或者图画书 。

6. 帮助孩子掌握新词

通过你的语言自自然然地将周围的一切讲给他听,帮助孩子掌握新词,使用简短的话语,不要用多余的语言来说话,培养孩子好的表达习惯。比如,孩子接触到某个新词,但说不出它的名称时,用“嗯嗯嗯”来代替时,父母应尽快和他一起来完成这个句子。注意,这和打断孩子的说话完全不同的。

7. 学习语言以鼓励为主

孩子开始学会某个词,尝试着整理成一句话时,可能发音不会很准确,或表达的意思颠三倒四。这时,不要指责孩子,你只需要替他说一遍正确的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让孩子一遍一遍跟在你后面念,那样就会降低孩子学说话的兴趣。对于他的每一次尝试,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鼓励。

8. 把孩子说出的单词扩充成单句

你是孩子最好的语言老师,他最喜欢模仿你说话,所以,你应该尽量给孩子说话的范本。孩子现在还不是很会说话,但他早早地把语言信息储存在小脑袋里了。比如,早晨,妈妈拿来牛奶,孩子兴奋地说:“牛奶!”妈妈可以接着说:“对,这是鲜牛奶!宝宝喝鲜牛奶!”。

9. 变换着话题和孩子说话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很短暂,一会儿他看着阳台上的一盆花,一会儿他已经关心起你拿在手里的书。这时你的话题也只能顺着孩子的思路改变了。“多好看的花!对,妈妈手里有一本书。”

10. 父母与孩子主动交谈对孩子的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要主动告诉孩子周围的一切。世界在孩子的眼里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孩子都要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当他在体验这种全新的感受时,是多么需要父母在旁边充当“解说员”呀。跟孩子谈他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事情,也可以说说你的生活感受和经历。

11. 经常问孩子一些问题

因为孩子很喜欢你向他提问时抑扬顿挫的说话声,而且向孩子提问也表明你喜欢孩子回应你,乐意让你和孩子处于对话和互动状态。提问也可以引起孩子对你所说的话的重视。你提出的问题并不是真的要孩子做出回答,你只不过是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更多地接触规范的语言。如,“那是宝宝的鞋子吗?对,这是我们刚刚买的新鞋子。”

12. 主动告诉孩子一切问题

孩子在这阶段好像成了一个“勤学好问”的人,他常常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讲述,仿佛想了解大千世界里的一切问题。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能嫌孩子烦而随便打断、斥责、搪塞孩子,而应耐心地回答,认真地对待,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不要等着孩子提问,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告诉孩子,把所有他感兴趣的东西都不厌其烦地告诉他。可以结合卡片、图书来完成。

13. 留儿歌、古诗最后一个字让孩子填补

这时期的孩子对韵律感强的儿歌、古诗非常感兴趣。父母应多让他们听儿歌、古诗。当一首儿歌或古诗渐渐被孩子听熟后,可以在念时故意留下最后几个字,让孩子补上,并及时夸奖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在有趣的接龙中掌握许多新的词汇,同时激发孩子大胆表达与表现的愿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1-2岁儿童语言发育特点
1-2岁儿童语言发育特点
1-2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从简单的发音逐渐过渡到能够表达简单的句子。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但每个孩子的节奏可能有所不同,家长不必过于焦虑。语言发育的基础是大脑的成熟和环境的刺激。1岁左右,孩子开始理解简单的指令,比如“拍拍手”或“拿玩具”。到了1岁半,他...[详细]
发布于 2025-01-08

最新推荐

高中孩子非要买衣服怎么办
高中孩子非要买衣服怎么办
高中孩子要求购买新衣服是青春期常见的消费需求表达,家长可通过沟通需求、设定预算、引导理性消费等方式处理。1、沟通需求主动了解孩子购买动机,询问是否因社交需求、审美变化或同学影响产生购物欲望。通过开放式对话区分必要与非必要需求,例如校服更换属...[详细]
2025-08-20 13:12
孩子在学校总惹祸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总惹祸可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建立行为规范、心理疏导、培养社交技能、适当奖惩等方式改善。孩子行为问题通常由缺乏关注、规则意识薄弱、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模仿他人、家庭环境影响等原因引起。一、加强沟通家长需主动与老师保持定期联系,了解孩子在...[详细]
2025-08-20 12:34
孩子在学校打人了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打人需要家长及时干预,通过沟通了解原因、引导情绪管理、与学校合作、建立行为规范、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处理。打人行为可能与情绪失控、模仿他人、缺乏社交技巧、家庭环境影响、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有关。1、沟通了解原因家长需第一时间与孩子平静...[详细]
2025-08-20 11:56
老师对孩子有偏见需送礼吗
老师对孩子有偏见时无须通过送礼解决,沟通和家校合作是更有效的处理方式。教育公平是教师的职业准则,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孩子在校表现、与校方反馈、参与学校活动、寻求教育部门协助等途径改善问题。老师对孩子存在偏见属于教育伦理问题,家长应优先采...[详细]
2025-08-20 11:18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怎么办呢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怎么办呢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记录、寻求第三方协助、培养孩子心理韧性、与校方协商等方式处理。偏见可能源于沟通不足、误解或个体差异,需理性应对避免冲突升级。一、主动沟通家长应选择合适时机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避免指责性语言,以了...[详细]
2025-08-20 10:41
孩子在宿舍受排挤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宿舍受排挤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培养社交技能、寻求校方支持、建立家庭安全感、鼓励兴趣社交等方式帮助孩子应对。校园社交问题通常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群体压力、家庭环境影响或特殊行为习惯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需与孩子建立开放对...[详细]
2025-08-20 10:03
孩子宿舍有人欺负怎么办呢
孩子遭遇宿舍欺凌时,家长应第一时间介入处理,通过沟通安抚情绪、联系学校核实情况、教导自我保护技巧、留存证据协助调查、必要时寻求心理干预等方式解决。1、沟通安抚情绪发现孩子被欺负后,家长需保持冷静,用温和态度引导孩子描述事件细节。避免质问或责...[详细]
2025-08-20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