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给孩子用药必须知道的

发布时间: 2024-10-16 15:5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自从几年前众所嘱目的土城城北医院因将肌肉松弛剂当疫苗施打造成婴儿死伤事件以来,层出不穷的用药安全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与讨论。无独有偶的,南部一家诊所医院因错将降血糖药放入抗组织胺的药罐中而给了一百多名感冒幼儿服用后造成出现血糖过低、抽搐、昏迷、冒冷汗及瞳孔放大等现象之事件。更使得当时各大医院、诊所祭起了严格把关各种释给病患的处方及用药的措施。

给孩子用药必须知道的

事件上,尚有诸多的用药意外被送来医院急诊室。只是未被加入报导。轻者如多服感冒药而昏睡,重者则因把家中老人家的安眠药当糖果吃而昏迷送加护病房。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为病患个人药物使用不当型:例如把一天应该吃三次的退烧药给病人吃四到五次(因为一直在烧),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如塞剂又口服)造成病患体温过低;随意购买退烧药帮宝宝退烧造成不良的雷氏症候群;随意购买街坊的感冒成药喂宝宝吃造成副作用;拿市售的各式各样的健康食品或保健药物喂食初生婴儿;把医师指示的剂量,服用频率看错,或把应加水稀释的药未加以稀释直接给宝宝吃等,不胜枚举。这种类型多半为家长未弄清楚医师的医嘱或用药指示,或是幼儿的药物常识不足所致。另一种类型为疏忽型,例如未将家中大人在吃的药放置在小孩拿不到的安全地方,导致高血压用的降血压药,糖尿病用的降血糖药及治疗失眠用的安眠药让小宝宝误食。而发生血压过低、血糖过低、痉挛甚至昏迷死亡。此种意外的危险性很高,而且除了药物外,其他各种清洁剂或有毒物质更应远离孩童,置放于他们完全碰不到的地方,因为一旦意外发生,是后悔莫及的。爸爸妈妈不可不慎。

究竟有那些注意事项是爸爸妈妈从医院或诊所回家要做的?首先一定要切记,药物不是健康食品,它对于人的角色就如同海水,可以载舟覆舟一样。不当的使用药物,不但会产生副作用,更会损伤身体器官(如肝、肾)。针对一岁以下的幼儿,可以使用的药物其实不多,扣除医院使用的针剂及疫苗外,大抵可将他们归类为口服、塞剂及外用药。分别描述如下:

塞剂:

在医院或诊所常使用的塞剂中,最多的是退烧塞剂,它是一种非类固醇类的消炎药。正常剂型为十二点五毫克包装,适用于十三公斤的孩童使用一颗。注意事项为当宝宝有腹泻及肛门附近有伤口时不建议使用。它也几乎没有使用在比六个月小的宝宝,因为容易使得他们还没有很成熟的肾脏受到伤害。退烧塞剂也不建议同时与口服退烧药一并使用,会体温过低,如果真的烧不退,至少要相隔二小时以上。其实退烧塞剂除非万不得已,最好还是少使用,不然会已经烧得很不舒服的宝宝身上加重他的痛苦。其他止吐及止咳塞剂,一岁以内很少在用,在此就不多谈。

外用药:

大多为皮肤科用药,如用在湿疹、尿布疹的药膏,用在一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要擦太浓,可能的话,先在干净的大人手上?开?匀,再轻拍覆盖在宝宝皮肤上。眼药膏或药水也属于外用药,不容易点上宝宝的眼睛,可以点在眼睑周边即可。以上的药物,皆可考虑在宝宝睡觉时完成以免造成宝宝哭闹稀释药效或遭其用手挥入口中。口腔溃疡的药膏或口腔念珠菌的药粉,可以用棉花棒沾了再轻涂?在口腔伤口处。这种口腔用药比较不怕幼儿吞服。

内服药:

又可分作抗生素类,感冒咳嗽类,肠胃类及其他特殊用药类。

抗生素用药:

一般来说,医师会对病患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多半是认为患者有明确或高度怀疑的致病性细菌。霉菌或是病毒感染。较常使用的疾病为急性中耳炎、化脓性扁桃腺炎、肺炎、鼻窦炎、蜂窝组织炎、化脓性皮肤炎如疖痈以及下泌尿道感染及某些疑似细菌感染的支气管炎、肠炎或肿大淋巴腺炎等。抗生素的使用,是有一定的疗程的,少则三到五日,多则两周甚至数个月。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宝宝有使用抗生素,请记得询问医师应该使用的天数。一旦开始使用,请务必照着药品指示的剂量、天数给宝宝服用,不要中途自行停药。但喂药当中若有产生困难(如一吃就吐)或有副作用(药物过敏),一定要请教原开药的医师、药师或相关的专业人员,避免自行处理。

呼吸道感冒用药:

包括抗组织胺、化痰药或支气管扩张剂。要注意是,喂食前请弄清用药剂量及频率,以免因喂食过量的抗组织胺造成昏睡不醒,过量的支气管扩张剂造成宝宝心跳过快,躁动而无法入睡。

退烧口服药:

前面有提及退烧口服药不要与塞剂并用。但其他要注意的事项,三个月大以内的婴幼儿除非已经看过医师认为没有细菌感染之虞,不要径行给他退烧药吃。平时就要养成不要随意购买坊间退烧药给幼儿吃的习惯,以免买到阿司匹灵类的退烧药给感染到水痘或流行感冒的宝宝,会有产生雷氏症候群的危险,伤到脑部中枢造成终生遗憾。退烧药的剂量也要看清,投予的间隔时间至少四小时不宜太近,以免造成体温过低。

胃肠科口服药:

经常用在婴幼儿有腹泻、腹痛呕吐或其他腹部疾病时。须要注意的是,若医师有开立止泻药,您腹泻的宝宝可能在服用当中,腹泻有渐渐改善或是很快中止,这时须判断腹泻的药是否可中止使用,若不确定时可以询问医师或药师,以免因持续吃止泻药造成便秘,若万一感染到类似沙门氏菌的肠炎时,止泻药还可能引起「毒性巨结腹症」而有肠胀、破裂或穿孔的危机。

其他特殊用药:如先天性心脏病所用的强心剂,其剂量须非常精确,以免有毒性副作用;癫痫病人使用的抗抽痉挛,一旦使用也不要中断,否则若复发就要重来;幼儿糖尿病。罕见代谢性疾病及小儿血液肿瘤相关疾病等,其药物使用都须严格遵守医师的指示,不要擅自更改。

给孩子用药必须知道的

小儿科的用药,剂量都经过特殊调整,随着他们的年龄与体重有不同的服药剂量及频率,所以个别差异性较大,因此若家中有许多人同时生病吃药时,非常容易混淆与错服。在医院诊所都有三读五对的方式来审核送出去的药物,爸爸妈妈或许可以当参考。首先药袋上的姓名一定要跟病本人符合,药袋内的药品名称与药袋上显示的药名相符,再阅读药袋上指示的使用剂量与频率,确定没有错误了,再参照指示让您的宝宝服用。药物给完后要记得收好放好,最好在集中且固定的位置上,才不会忘记。所以,装药的袋子千万不要乱丢,要留着。使用过的任何药物,也一定要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若服药后出现吐药的现象,如果是十分钟内的,要尝试把药物再补服,若已超过十分钟,则药品应已吸收,不必再补服。综合以上的一些秘诀与建议,希望爸爸妈妈们对服药的观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大家为宝贝我们健康的下一代加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拔牙打麻醉,家长必须知道的真相!
孩子拔牙打麻醉,家长必须知道的真相!
近日,在门诊坐诊期间,接诊了一位7岁的小朋友,他的母亲告诉我,孩子有一颗乳牙滞留,导致新牙无法正常萌出,需要拔除滞留的乳牙,听说需要打麻醉。但是孩子家长害怕打麻醉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影响。于是向我咨询,小孩拔牙打麻醉对身体有什么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担心,下面我...[详细]
发布于 2024-10-05

最新推荐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控制孩子手机网络需要家长采取综合管理策略,主要通过设定规则、技术干预和亲子沟通实现。1、设定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时段,明确学习、睡眠、用餐等无手机时间。建议将规则书面化并张贴在家庭公共区域,周末可适当放宽但须保持基本框架...[详细]
2025-07-04 13:00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建议以具体问题为导向,采用尊重、开放的态度,围绕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心理状态三个核心维度展开对话。主要有明确沟通目标、选择合适时机、准备具体问题、倾听老师反馈、共同制定方案等方式。1、明确沟通目标家长需提前梳理孩子在...[详细]
2025-07-04 11:40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的方法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问题多与年龄发展阶段相关,需结合具体场景针对性引导。1、培养专注力通过舒尔特方格、听读复述等游戏训练持续注意力,每次练习时间根据年龄...[详细]
2025-07-04 10:20
怎么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行为多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针对性干预。1、培养专注力通过定时定量完成任务训练专注...[详细]
2025-07-04 09:00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很差怎么办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兴趣、加强基础记忆、建立知识框架、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政治历史学科需要理解与记忆并重,家长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提供针对性支持。1、调整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容易导致知识点混淆,建议采用联想记忆法...[详细]
2025-07-04 07:40
初中生男孩早恋怎么和他沟通
初中生男孩早恋时,家长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避免简单否定或粗暴干涉。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主要与荷尔蒙变化、同伴影响、情感需求、家庭关系、自我认同等因素相关。建议通过建立信任、倾听需求、引导责任意识、设定边界、共同学习性教育知识等...[详细]
2025-07-04 06:20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时,老师与家长沟通应注重客观描述、分析原因并提出合作方案。沟通方式主要有明确问题、共情倾听、聚焦解决方案、提供、保持持续跟进。1、明确问题老师需用具体数据或事例说明孩子哪些学科或知识点存在不足,避免笼统评价。例如列出数学计算错误率...[详细]
2025-07-04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