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追着喂饭不仅吃力不讨好,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危害,家长早知道早改进

发布时间: 2024-10-16 13:2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追着喂饭不仅吃力不讨好,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危害,家长早知道早改进。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前面跑,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在后面追,要么喂,要么喂水,就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如此循环,一天三次。这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但其实我们完全不用这么努力,因为吃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之一,父母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引导孩子自己吃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家长一直喂孩子,甚至天天追着喂饭,不仅吃力不讨好,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影响!

追着喂饭不仅吃力不讨好,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危害,家长早知道早改进

一、追着喂饭对孩子造成5大危害,家长早知道早改进

第一大危害:不利于良好生活规律的形成

当孩子全神贯注于电视或游戏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吃饭,因此无法形成“吃饭的时间是固定的“的意识。这样会造成生活紊乱,影响孩子的健康。

第二大危害: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发展

“追着喂“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如果家长对这种情况什么都不做,甚至为了保持一段时间的安静而让孩子看电视、玩玩具,然后在这个时候给孩子喂奶……这些都会进一步损害孩子的专注力,甚至可能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很多孩子小学毕业后上课走神,作业混日子...这些情况都与“追喂“和“边玩边吃“有关。

第三大危害:影响孩子的精细动作发育和智力发育

会自己吃饭的孩子,需要手、嘴、眼的配合。如果他们用筷子吃饭,动作会更细腻,需要更强的协调性和平衡性。研究表明,手部精细动作的良好发展对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长期喂养对孩子的动作平衡协调,甚至智力都有不良影响。

第四大危害:影响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积极的性格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吃饭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吃多少吃多快由他自己控制。但是,如果父母喂,这种自主意识就会被破坏——孩子开始认为吃饭是父母的事,自己只是在帮父母完成任务。长此以往,孩子的自我意识会逐渐减弱,从而导致消极人格。

在喂食时,家长往往会催促孩子快吃快嚼,甚至会因为不耐烦而批评孩子。这种情绪让孩子久而久之觉得吃饭是负担,没有乐趣。这样也会对孩子的正面性格产生负面影响。

第五大危害: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和父母协商条件“的思维方式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在喂奶的时候承诺给孩子吃各种东西。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孩子可能会用吃饭来和父母谈判条件,以换取利益。这和“哭着就满足了“本质上是一样的危害——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自私、愤怒。

二、抓住孩子学会独立进食的年龄很重要

孩子能开始学习独立进食的时间和他的运动发育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当宝宝能够自己坐直,能够准确地用手抓食物放进嘴里时,就可以开始锻炼自己吃饭了。

1、孩子独立进食黄金期:2~18个月

这个阶段非常适合让孩子自己尝试。宝宝一岁以后,手和眼的协调能力发展很快。虽然这个时期的宝宝自己吃饭时可能会把食物洒一地,但这是训练宝宝独立吃饭的黄金诱导期。爱干净的妈妈千万不要担心把宝宝弄得脏兮兮的,要阻止他们。

建议:当宝宝表现出愿意吃的时候,坚决不喂。即使宝宝会把食物弄得满地都是,吃得不多,大人也要少干预,多耐心。

2、孩子独立进食巩固期:2~3岁

众所周知,婴儿在2岁时特别具有破坏性。有时他们故意抗拒进食,他们更具有破坏性。有时候家长不耐烦了,干脆又给孩子喂饭,于是有的孩子直到上幼儿园才会自己吃饭。

这个时候,家里的大人也不能总是迁就宝宝。他们可以告诉他,吃饭是自己的事,让别人喂是可耻的,帮助他建立自立和光荣感。

建议:孩子还处于学吃饭的时期。对于宝宝吃的慢,吃的脏,大人要保持冷静,让孩子享受吃饭的时间。

追着喂饭不仅吃力不讨好,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危害,家长早知道早改进

以上就是关于追着给孩子喂饭的五大危害,家里有小宝宝的父母要看仔细了哦,别让这种过分的爱毁掉孩子很多优质的品质,此外如果能抓住孩子独立吃饭的两个重要时期,就能很快帮助孩子养成自主吃饭的好习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不做孩子后面追着喂饭的妈妈
不做孩子后面追着喂饭的妈妈
近日,小s在微博中晒出一张小女儿吃饭的照片。小s表示一定不要做"在小孩后面追着喂饭的妈妈",要让小孩子从小养成自己坐着吃饭的习惯…父母要想办法让孩子自己吃饭1、可以利用孩子的喜好去引导他接受不喜欢的食物。例如,吃一块青椒就可以盖一个乖宝宝奖章。2、改变烹调方式。例如,将孩子不喜欢...[详细]
发布于 2013-06-04

最新推荐

青春期的孩子怎样和父母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怎样和父母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沟通需要双方共同调整方式,建立平等尊重的对话环境。主要有保持开放心态、选择合适时机、避免情绪化表达、明确表达需求、善用非语言沟通等方法。1、保持开放心态父母需避免先入为主的评判,倾听时不打断不否定。孩子可尝试理解父母视角,...[详细]
2025-07-28 12:34
上六年级转学对孩子有影响吗
上六年级转学对孩子可能有影响,具体取决于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家庭支持。转学可能带来学业衔接、社交融入等挑战,但也可能成为孩子锻炼适应力的机会。六年级是小学高年级阶段,课程难度和学业压力明显增加。转学后孩子需要适应新学校的教学进度、考试模式以及不...[详细]
2025-07-28 11:18
孩子写作业拖拉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拖拉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拖拉不听话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建立时间规划、正向激励、减少干扰因素、家长示范行为等方式改善。这种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缺乏兴趣、任务压力过大、家庭氛围紧张、学习习惯未养成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为孩子设置固定、安静且光线充足的...[详细]
2025-07-28 10:03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呢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减少干扰因素、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监督等方式改善。拖拉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过高、缺乏时间观念、兴趣不足、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1、建立固定学习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间段...[详细]
2025-07-28 08:47
孩子在学校怎样和老师打交道
孩子在学校与老师打交道需要建立尊重、沟通和主动参与的基础,主要方法包括保持礼貌态度、及时反馈问题、积极参与课堂、遵守班级规则、定期与老师交流。1、保持礼貌态度孩子应养成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的习惯,使用“老师好”“谢谢老师”等礼貌用语。课堂中发言...[详细]
2025-07-28 07:31
高二孩子不想上学我可怎么办
高二孩子不想上学可通过沟通疏导、调整学习目标、改善家庭氛围、寻求专业帮助、培养兴趣动力等方式缓解。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亲子关系紧张、校园适应不良、缺乏学习动机等因素可能引发厌学情绪。1、沟通疏导家长需保持平和态度与孩子进行非批判性...[详细]
2025-07-28 06:15
孩子初一应用题不会做怎么办
孩子初一应用题不会做可通过培养审题习惯、建立数学模型、强化基础运算、分步拆解题目、联系生活场景等方式提升解题能力。一、培养审题习惯应用题解题困难常源于未准确理解题意。家长需引导孩子逐句阅读题目,用笔圈出关键数据和关系词,如增加、减少、倍数等...[详细]
2025-07-28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