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孩子总是成为“受气包”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4-10-16 15:3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阳阳3岁了,在家里很活泼,也很讨家人喜欢,但是在外面玩时,却变成了个小“受气包“。别人抢他的东西他不懂回避,别人打他、撞他、掐他,他也不懂躲闪。别人抢走了他的东西,他也不敢去要,即使是他很喜欢的玩具也不敢要回。在这些情况下他从来只知道哭,然后说要回家。于是,阳阳经常哭着鼻子跑回家,跟妈妈说谁谁欺负他了,谁谁把他的玩具抢走了。

孩子总是成为“受气包”怎么办

有一次,妈妈去幼儿园交费时,特意去了一趟阳阳的班上,发现阳阳果然一个人拿着玩具在玩,嘟着嘴,在那儿一声不响地抱着那个玩具。而别的小朋友都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着游戏。这时,班里一个壮实的孩子走了过来,妈妈起初挺高兴,以为他是过来和阳阳一起玩的。但看到自己的孩子默默地把手里的玩具送到对方手里时,妈妈的心揪了起来,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受欺负才怪。

阳阳的妈妈很矛盾,一方面不能教育自己孩子以牙还牙,可另一方面,又担忧如果孩子经常受欺负,会不会对他将来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孩子之所以成为一个小小的“受气包“,与他的自我意识发展不无关系。“受气包“类型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淡薄,对于自己在群体中的层次和地位没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容易成为其他小朋友们的攻击对象。

孩子总是成为“受气包“,这并不是说孩子一定不受欢迎、受他人排挤。例如,有的孩子说自己受到小朋友们的欺负,可能是为了不上幼儿园而准备的借口,或者是寻求大人帮助、依赖大人的表现。有的孩子所说的经常欺负他的孩子,正是他的玩伴,他所谓的“欺负“只是正常的交往冲突,等等。对于不同的情况,父母要区别对待。

所以,对于孩子受到小朋友的欺负,父母不要听风就是雨。孩子偶尔带回来一点伤是正常的,关键是家长不能给孩子贴上“受气包“的标签,也不要心疼、愤怒或痛心疾首地数落孩子。家长定性似的评价、消极的态度对孩子产生的不利影响,远比他受到其他孩子欺负的影响严重得多。

当然,如果孩子真的成了“受气包“,那么父母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一般来说,“受气包“类型的孩子主要有以下这些特点,父母可以参考:

(1)较难理解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2)常表现出忧愁、焦虑,情绪上过度依赖成人。

(3)在多种社交技能方面有欠缺。例如,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对小伙伴的行为不能作出适宜的友爱反应,不会帮助别人等。

(4)在家的时候脾气变化无常,在外面则表现退缩,并且冷淡。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能扭转这些现象,那么在将来就会造成不可规避的后果。在长期跟踪的幼儿教育研究中发现,到青少年乃至成人时,他们仍可能存在这些问题。

所以说,孩子受欺负的情况,可能比其他因素更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对于家里的这个小小“受气包“,父母一定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

1.教育孩子时,切莫头脑发热、一时冲动

如果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而回来告状,这个时候,父母切莫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一定要了解其中的缘由后再确定应对之策。孩子受欺负,可能是因为别的孩子太霸道,也可能是因为孩子惹恼了别的孩子。只有查清事因,才能分析出根本的解决之道。

2.教育孩子“我不被人欺负,但也不能欺负别人“

在孩子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父母一定要注重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理念:我不能被人欺负,但也不能仗势欺负别的孩子。如果教育过线,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3.过于忍让会让孩子越来越怯懦

如果孩子总是遭到别人的欺负,这个时候,父母就不要总对孩子一味地强调忍让。否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无法保护自己,这会让孩子滋生出怯懦的心理。

如果孩子遇事一味地退让,那么父母也无法塑造其坚强的性格。建议父母不要过多地强调“忍让式“的教育。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孩子坚强性格的塑造更加重要。

4.告诉孩子反击要适度适量

虽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反击,但要告诫孩子反击一定要适度适量。要告诉孩子,行为不能太过分,以免让孩子滋生暴力的性格倾向。

一般来说,适当的强硬反击会让不讲道理的孩子望而却步,但过分地强调强硬,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5.以爱和同情的心接纳孩子

孩子总是成为“受气包”怎么办

孩子受了欺负,心里一定不好受,他们并不理解自己为何经常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这个时候,他们认为家是最安全的,他们渴望父母的关心。所以,如果孩子受了欺负时,父母千万切忌有“您怎么这么笨“、“您为什么总是受欺负“等这类的话来质问孩子,以免使孩子更加受到伤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抑郁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
孩子抑郁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
孩子抑郁需要父母从情感支持、专业干预、环境调整、行为引导和家庭互动五个方面综合介入。1、情感支持:抑郁常源于情绪压抑,父母需保持非评判态度倾听孩子感受。每天预留15分钟专注对话,避免使用"您应该"等否定性语言。当孩子表达消极想法时,用"我理解您现在很难受"代替说教。记录孩子情绪波...[详细]
发布于 2025-05-08

最新推荐

15岁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15岁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15岁孩子不想上学通常可通过改善沟通方式、调整家庭氛围、寻求心理支持、培养学习兴趣、建立合理目标等方式引导。青春期厌学可能由学业压力过大、亲子关系紧张、同伴影响、自我认同危机、心理健康问题等因素引起。1、改善沟通方式:避免说教式对话,采用非...[详细]
2025-05-21 17:00
不想让孩子看电视怎么能让电视打不开
限制孩子看电视可通过设置家长控制模式、物理遮挡电源、调整路由器设置、转移注意力活动、建立家庭规则等方法实现。1、家长控制:现代智能电视均配备家长控制功能,进入系统设置可设定开机密码或禁用特定时间段开机。部分机型支持绑定手机远程控制,当孩子尝...[详细]
2025-05-21 16:57
怎么解决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怎么解决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调整沟通方式、创造轻松氛围、尊重孩子隐私、树立共同兴趣等方式改善。亲子沟通障碍通常由家长过度干预、沟通时机不当、家庭氛围紧张、青春期心理变化、缺乏共同话题等原因引起。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避免随意否定...[详细]
2025-05-21 16:54
孩子上幼儿园回来说老师打他怎么办
孩子反映被老师打需核实真实性,处理方式包括与园方沟通、安抚孩子情绪、保留证据、寻求第三方介入、必要时转园。1、核实情况:先观察孩子身体是否有伤痕,询问具体时间、地点和细节,避免直接质问老师。与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还原场景,注意语言引导的客观性...[详细]
2025-05-21 16:52
14岁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14岁孩子不想上学可通过改善家庭沟通、调整学习目标、心理疏导、培养兴趣、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干预。青春期厌学通常与学业压力、亲子关系紧张、自我认同困惑等因素相关。1、改善沟通:建立开放平等的对话环境,避免指责性语言。每天留出15分钟专注倾听孩...[详细]
2025-05-21 16:52
孩子迷茫没有目标怎么办
孩子缺乏目标可能源于认知发展阶段限制、兴趣探索不足、家庭引导缺失、教育压力过大或社交环境影响,可通过兴趣培养、职业启蒙、目标拆解、正向激励和家庭支持逐步建立方向感。1、认知特点:学龄前至青春期儿童处于认知发展关键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导致难以...[详细]
2025-05-21 16:50
初中孩子对家长说话态度不好怎么教育
初中孩子对家长说话态度不好怎么教育
初中孩子对家长说话态度不好可通过改善沟通方式、建立平等对话、明确行为边界、正向激励引导、寻求专业支持等方式教育。青春期心理变化、家庭环境影响、社交模仿行为、情绪管理能力不足、亲子关系疏离是常见原因。1、改善沟通方式:避免命令式语言,采用"我...[详细]
2025-05-21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