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育儿专家告诉你,为什么孩子容易生病?

发布时间: 2024-10-19 13: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宝宝容易生病一直是家长们颇为苦恼的事情,特别是在冬季或者季节交替这样气温变化大的时候,很多宝宝更是一言不合就感冒。实际上,宝宝生病是自身免疫功能建立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人体免疫系统不是出生后就有的,而是逐渐建立健全起来的。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的免疫力主要来自于胎儿期从母体获得或者通过母乳获得的免疫物质,而6个月以后,这些免疫物质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宝宝进入一个特殊的时期--"免疫功能不全期",处于此阶段的宝宝相对成人来说更容易生病,尤其需要家长细致而科学的呵护。在这个阶段,合理的营养和科学的护理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宝宝尽快完善免疫功能,减少生病几率。

育儿专家告诉你,为什么孩子容易生病?

造成宝宝免疫力低下的三种类型

既然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成熟与否与宝宝生病呈紧密相关性,家长需要先明确宝宝是哪种类型的免疫力低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免疫力低下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

1、先天性免疫力低下

先天性免疫力低下大多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具有遗传性,一般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治疗也是长久的。针对某些先天性免疫低下的孩子,需要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

2、后天继发性免疫力低下

后天继发性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常见于感染、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关键是要除去这些引起免疫低下的原因。只要去掉病因,孩子的免疫功能大多会逐步恢复正常。

3、生理性免疫力低下

这属于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情况。从宝宝一出生开始,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像身体的其他系统一样,需要经历从发育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家长日常需正确呵护,防止宝宝陷入后天性免疫力低下。

找准类型,对症增强宝宝免疫力

先天性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并不常见,生理性免疫力低下不属于病态,后天继发性免疫力低下的宝宝最爱生病,尤其需要家长找准病因,针对性增强宝宝免疫力。

环境因素: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雾霾等被污染的空气进入呼吸道,会影响宝宝肺的换气功能。

营养缺乏:宝宝营养不良肯定容易生病,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钙、铁、锌)都是引起宝宝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不能忽视的因素。很多家长都知道,锌与免疫器官发育息息相关,缺锌会使免疫T细胞功能下降,而充足的锌于提升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缺铁则可能直接造成宝宝患缺铁性贫血,贫血的宝宝抵抗力也会下降。关于维生素AD对于宝宝免疫功能发育的作用,一些家长可能并不清楚。

维生素A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它通过两方面作用影响到宝宝的抵抗力。首先维生素A是保持呼吸道粘膜完整性的重要物质,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的粘膜能够有效防御外来病菌的侵袭;维生素A还可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助于提高免疫细胞功能、促进抗体生成。当宝宝缺乏维生素A时,会导致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组织结构受到损伤,防御病菌能力下降,使病毒和细菌趁虚而入,从而增加宝宝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腹泻等肠道疾病的风险。而且维生素A还能参与铁的合成和运转,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至关重要。另外,当宝宝缺乏维生素D后,处于"休眠"中的免疫系统便得不到有效激活,病菌便会"一举攻破"免疫系统侵入宝宝体内引起发病,这就是为什么医生会建议从宝宝出生起,每天都要补充科学预防剂量的维生素AD(常见如伊可新)的原因之一。

病理因素:患有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肺发育不良等先天性疾病,或者是因先天性缺乏一些抗体或合成酶,使宝宝自出生开始就反复患有感染性疾病,这需要进行免疫方面的特殊检查才能确定。还有一种是不管病情需不需要,为了能够快速痊愈,盲目给宝宝使用抗生素而打乱了自身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爱生病。亦或是宝宝患病后还未痊愈,家长便擅自为其停药,如发烧一退就停药,使细菌长期处于隐伏状态,一旦受凉,也容易引发疾病。想要宝宝不生病,这些用药坏毛病家长都得改正。

育儿专家告诉你,为什么孩子容易生病?

生活习惯: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是诱发宝宝生病的因素。不讲卫生,比如,孩子在地上打滚后咬手指,使得周围环境的细菌通过嘴巴进入体内,继而引起患病;不刷牙或不漱口的孩子,也最容易嗓子发炎。所以说,家长一定要帮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以及经常刷牙的好习惯。另外,睡觉晚、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孩子的机体免疫力严重受损,也是引起宝宝生病的重要原因,家长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的贪玩而让宝宝熬夜,养成健康的睡眠生物钟宝宝才能长得更好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育儿专家:光脚走路的孩子不容易生病,你还在阻止孩子打赤脚吗?
育儿专家:光脚走路的孩子不容易生病,你还在阻止孩子打赤脚吗?
“别光脚!地上凉,会感冒的!”——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几乎每个家长都对孩子说过。育儿专家却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光脚走路的孩子,反而更不容易生病!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光脚走路”这件事,看看它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好处,以及为什么你不需要再阻止孩子打赤脚了。[详细]
发布于 2025-04-02

最新推荐

如何刺激宝宝讲话
刺激宝宝讲话需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积极互动、适度引导,具体方法包括日常对话、游戏互动、绘本阅读、模仿发音、减少电子屏幕时间。1、日常对话:从出生起持续与宝宝进行面对面交流,使用缓慢清晰的语调描述日常活动。换尿布时说"现在抬起小屁股",喂食...[详细]
2025-05-17 16:21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怎么办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可能与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认知发展阶段不符、情绪障碍或潜在学习障碍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教育方式、培养专注力、寻求专业评估、创造积极学习环境并加强基础能力训练。1、注意力问题:儿童前额叶发育未完善容易分心,表现为频繁走神、...[详细]
2025-05-17 16:19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阴囊不对称可能由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发育异常、局部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鞘膜积液:新生儿鞘膜积液发生率达6%,因鞘状突未闭合导致体液积聚。交通性鞘膜积液在哭闹时体积增大,非交通型体积固定。多数2岁前自愈,积...[详细]
2025-05-17 16:09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怎么办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可能与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家庭环境影响及生理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学习策略、心理疏导、改善环境、培养兴趣及专业干预改善。1、动力激发:缺乏明确目标或兴趣是常见原因。与孩子共同制定短期可实现的目标,如单科进步计...[详细]
2025-05-17 16:07
幼儿专注力培养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幼儿专注力需要科学引导和环境塑造,关键方法包括建立规律作息、游戏化训练、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以及分阶段任务设计。1、规律作息:生物钟紊乱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固定起床、用餐和睡眠时间能增强大脑对专注行为的预期性,建议制定可视化时...[详细]
2025-05-17 15:57
孩子写作业特别慢怎么办呢
孩子写作业慢可能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不适配、时间管理不足、环境干扰及学习习惯未养成有关,可通过分段计时、调整任务量、优化学习环境、建立奖励机制及专业辅导改善。1、注意力训练:儿童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专注力持续时间短,表现为写作业时频繁...[详细]
2025-05-17 15:55
如何缓解幼儿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缓解幼儿情绪需要理解需求、转移注意力、建立规则、肢体安抚和情绪命名,通过日常互动逐步培养情绪管理能力。1、理解需求:幼儿哭闹常因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饥饿、困倦、尿布潮湿等生理不适会直接引发情绪波动,此时需及时检查并解决基础需求。心理层面...[详细]
2025-05-17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