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如何科学地应对孩子好奇心

发布时间: 2024-10-21 13:1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孩子往往觉得这个世界真奇妙,他们喜欢将一个又一个问号扔给父母们。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应对孩子的好奇心?被孩子问倒时,又该如何反应?让我们来听听专家和家长的看法。

如何科学地应对孩子好奇心

专家观点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爱迪生从小就特别爱问“为什么”,喜欢对一个问题追根究底地问个明白。有一次老师讲一位数的加法,同学们都认真听讲,爱迪生突然举手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老师被问得张口结舌,一时难以回答。还有一次,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爱迪生好像有了惊人发现似地跑来,睁大眼睛问:“妈妈,咱们家的那只母鸡真奇怪,它把鸡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为什么?”

和小时候的爱迪生一样,很多儿童也非常喜欢问“为什么”,诸如“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狗有四条腿,而鸡只有两条腿”、“为什么人不能像鸟儿一样飞”等等。其实,对于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探索世界的原动力。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好奇心就像是性能良好的赛车引擎,保证赛车勇往直前,在激烈的竞争中遥遥领先。

面对孩子这些无穷无尽的“为什么”,家长刚开始可能还有耐心作答,时间长了,有的家长便会不耐烦,面对孩子的问题或敷衍了事,或欺瞒哄骗,甚至会责备孩子:“您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

那么,面对孩子的“为什么”,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呢?

家长应该积极回应孩子的问题。孩子问问题的时候,成人采取不理睬、厌烦甚至嘲笑的态度是错误的。一些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大人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沮丧,从而放弃了对问题的提问,使孩子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泯灭了。切忌“您怎么这么烦呢!”“您没看我正忙着,一边玩去!”“您真傻!”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孩子提问题的时候,您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弯下腰,目光注视孩子,用点头和微笑鼓励他,并且用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兴趣,如:“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哦!”“是吗?”等。

家长应该灵活地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所问的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类:一是经过家长启发,孩子可以自己得出答案的问题;二是孩子得不出答案,家长知道答案的问题;三是孩子和家长都得不出答案,但是可以寻求资料来解决的问题;四是人类还未解决的问题。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白它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答。遇到第一类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出孩子答案,而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遇到第二类问题时,家长应该根据孩子思维发展的情况,耐心细致地向孩子讲解。

遇到第三类问题时,有些家长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形象,总想装出无所不知的样子,即使对自己不知道或不熟悉的事物,也要装作很了解很熟悉的样子。这样的态度一方面可能使孩子觉得提问题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从而尽量避免提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家长的“假面”被孩子识破,就可能从此威信扫地,难以得到孩子的尊重。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该非常诚实地对孩子说:“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等我知道了答案,再来告诉您。”遇到第四类问题时,家长应该向孩子说明并鼓励孩子,比如:“您问的这个问题很好,可是我们人类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但愿您长大以后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寻找拓宽孩子好奇心的方法。作为家长,不但不能扼杀孩子这种好奇心,而且要积极地营造环境,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问题可以涉及日常生活常识、历史典故、地理知识、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探索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如何科学地应对孩子好奇心

爱迪生的成功当然和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但是没有他母亲从小有意识地呵护他的好奇心,恐怕他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样满足青少年的性好奇心
怎样满足青少年的性好奇心
由于社会的开放度越来越高,青少年早熟情况也日益加剧,据性健康专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今青少年性早熟比以往提前了数年,目前青春期孩子的发育和早熟情况,普遍在13岁时就出现,更早的甚至在10~11岁。性早熟的提前导致青少年第二性征的提早发育,致使...[详细]
发布于 2013-11-25

最新推荐

孩子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孩子毕业找不到工作可通过调整求职策略、提升专业技能、拓展人脉资源、尝试实习机会、寻求职业指导等方式改善。就业困难通常由经验不足、岗位竞争激烈、职业规划模糊、行业需求变化、心理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1、调整求职策略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分析简历投递方...[详细]
2025-07-20 13:12
孩子犯错了家长怎么回复老师
孩子犯错了家长怎么回复老师
孩子犯错后家长回复老师时,应保持冷静、诚恳的态度,明确问题并表达教育配合意愿。沟通方式主要有及时回应、了解详情、共同协商、积极改进、持续跟进等。1、及时回应收到老师反馈后,家长应在当天或次日给予明确回应,避免拖延。可通过电话、信息或面谈方式...[详细]
2025-07-20 11:56
四年级小孩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四年级小孩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四年级孩子写作业磨蹭可通过建立时间规划、减少干扰因素、任务拆分、正向激励、家长示范等方式改善。磨蹭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畏难情绪、缺乏时间观念、环境不适、习惯未养成等因素有关。一、建立时间规划帮助孩子制定每日作业时间表,使用计时器划分单科作...[详细]
2025-07-20 10:03
小孩偷拿了家里的钱该怎么办
小孩偷拿了家里的钱该怎么办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需要家长冷静处理,通过沟通教育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偷拿行为可能由零花钱不足、攀比心理、缺乏物权意识、好奇心驱使或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引起。1、零花钱不足孩子可能因零花钱无法满足基本需求而拿钱。家长需定期给予适量...[详细]
2025-07-20 08:47
初三的孩子家长怎么助力孩子
初三的孩子家长怎么助力孩子
初三阶段家长可通过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协助时间管理、关注营养健康、保持家校沟通等方式助力孩子备考。中考冲刺期需要家长在生活照料和情绪疏导上给予适度干预,避免过度施压或放任不管。1、学习环境为孩子准备安静独立的书房,减少电视手机等...[详细]
2025-07-20 07:31
初中孩子怎样提高注意力集中
初中孩子提高注意力集中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学习环境、培养兴趣、适当运动及心理疏导等方式实现。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睡眠不足、外界干扰、缺乏兴趣、营养失衡及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是提高注意力的基础。初中生每日需保持8-10小...[详细]
2025-07-20 06:15
孩子不爱与人沟通怎么去引导
孩子不爱与人沟通可通过亲子互动、社交游戏、情绪引导、兴趣激发和榜样示范等方式逐步改善。这种行为可能与性格特质、语言发展迟缓、环境适应不良、家庭互动模式或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亲子互动每天固定时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如共读绘本或分享当日趣事,避...[详细]
2025-07-20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