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为孩子训练一双灵巧的双手

发布时间: 2024-10-21 19:4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选择安全的玩具让宝宝摆弄

手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心灵手巧,道出了脑与手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类特有的手的动作的发展,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婴幼儿不仅通过五官观察和认识外界事物,还通过手这一特殊的感觉器官,去认识世界。随着手的活动逐步完善,儿童心理活动也步步登高。

为孩子训练一双灵巧的双手

抚摸开始

婴儿生2~3个月后,手的抚摸动作就开始了。抚摸被褥、亲人、玩具……碰到什么东西就抓住不放,但这只是“瞎猫碰死耗子”——撞上了。此时,他眼和手还不能配合,手的动作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抚摸产生的触觉感受,对脑是个良好的刺激。如果婴儿的双手被襁褓束缚住,或玩具太远、太高、可望而不可即,使手接触物体的机会少了,这都不利于手的动作和心理的发展。

摆弄玩具

出生半年后,手和眼的动作协调起来,手有目的地伸向看到的物体,逐步学会了拇指与其他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从此,摆弄物体就成了婴儿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他津津有味地玩弄一切到手的东西,从中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轻重、软硬、弹性、光滑、粗糙等等属性。当他学会一个动作时,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它。

对付一岁左右的“摆弄迷”,最好事先把心爱的、珍贵的、易碎怕碰的东西收藏好。把火钩子、剪刀等危险的东西放在孩子拿不着的地方。已经落到他手里,再硬夺下来就是下策了。大人可以选择一些实物当玩具供他摆弄,使他能够做出堆放、穿连、滚动、敲打等动作。而且要教他玩,用微笑、愉快的声调引起他摆弄玩具的兴趣。

我自己来

幼儿在初步学会用手拿东西和独立行走以后,表现出愿意自我服务的独立活动要求。“我自己来”,不满足于什么事都由大人替他做。大人要改变“包下来”的做法,及时教会孩子穿衣、扣纽扣、用勺吃饭等。自我服务发展了孩子手的精细动作,不仅可以锻炼十拿九稳,而且可以学会轻拿轻放、穿针引线啦,自我服务使儿童心理上得到满足,甚至洋洋得意。自我服务培养了自立精神,这正是儿童意志行为的开始,使儿童心理活动更上一层楼。

到了学龄前期,可以学习一些精巧的动作,如用筷子吃饭、折纸、泥工、剪贴,画图、写字等等,还可安排宝宝做简单的劳动,当值日生等。但要注意,儿童的腕骨要到9岁以后才能全部骨化,手的肌肉发育也未完善,所以做精细动作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引起疲劳。赵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训练婴儿双手的触摸抓握能力
训练婴儿双手的触摸抓握能力
动作发展时婴儿智能发育的重要标志,特别时手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认识事物的某些特征。开始婴儿手的动作只时将手放进口内吸吮,以后能将手放在眼前细行,到3~4个月时,就能将双手捏在一起放在眼前玩,但此时婴儿手还不能张开,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练其触摸和抓捏,方法有许多,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详细]
发布于 2024-05-18

最新推荐

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幼儿情绪不稳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变化、生理发育阶段、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有关。1、遗传因素:部分幼儿天生具有敏感型气质,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可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对于这类情况,建议通过规律作息稳定生物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详细]
2025-05-19 16:55
高中生男孩恋爱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高中生男孩恋爱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高中生男孩恋爱需要家长理性引导,通过沟通理解、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学业平衡和观察支持五个方面处理。1、沟通理解:主动与孩子建立开放对话,避免直接否定或批评。倾听孩子对恋爱的看法,了解对方基本情况,表达关心而非控制。分享自身青春期经历降低孩子...[详细]
2025-05-19 16:52
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
调节幼儿情绪需要理解需求、建立规律、正向引导、情绪示范和游戏互动。1、理解需求:幼儿哭闹常因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饥饿、疲倦、尿布潮湿等生理不适会引发烦躁,需及时检查并处理。心理上表现为寻求关注或安全感,可通过拥抱、轻声安抚回应。记录孩子...[详细]
2025-05-19 16:43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做父母的怎么办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做父母的怎么办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需要从习惯培养、环境优化、沟通方式、目标管理和适度激励五个方面入手。1、习惯培养:建立固定作业时间表,每天放学后预留30分钟休息再开始学习。使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25分钟专注后休息5分钟。准备作业记录本,让孩子自行勾画已...[详细]
2025-05-19 16:40
幼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情绪控制需要家长引导和环境支持,通过认知训练、情绪表达、行为示范、游戏互动和规律生活逐步培养。1、认知训练:幼儿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易冲动。家长可用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帮助孩子识别喜怒哀乐,用"您现在感觉像红色小怪兽吗"等提问强化...[详细]
2025-05-19 16:31
五年级孩子不想写作业怎么办
五年级孩子抗拒写作业可能由学习兴趣不足、时间管理混乱、作业难度过高、家庭环境影响、心理压力导致,可通过兴趣引导、时间规划、任务拆分、环境优化、情绪疏导等方法改善。1、兴趣引导:孩子对学科缺乏兴趣是常见原因。将作业与生活场景结合,如用购物计算...[详细]
2025-05-19 16:28
如何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帮助幼儿控制情绪需要理解发展特点、建立安全感、示范情绪管理、设置合理规则、及时安抚疏导。1、理解特点:幼儿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弱是正常现象。2-4岁幼儿常因需求未被满足或表达受限出现哭闹,家长需避免过度反应。可通过绘本我的情绪...[详细]
2025-05-19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