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一岁的婴儿流鼻血

发布时间: 2024-10-31 22:4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岁的婴儿流鼻血

一岁婴儿流鼻血应首先对症止血。达到止血目的后,应明确鼻出血的原因如鼻异物、创伤、鼻炎等。并进行治疗,如取出鼻异物、药物治疗等。

1.对症止血:

让宝宝安静,避免情绪紧张,身体前倾,可插入鼻棉片,按压鼻出血侧鼻翼,局部冷敷鼻腔,几分钟后出血可停止。

一岁的婴儿流鼻血

对于仍出血,专家应使用凡士林纱布条填充止血。如果鼻前庭填塞后鼻后孔仍出血,应填充鼻后孔。如果病情严重休克,应立即输血或输液。

2.明确原因:

1鼻腔异物:

婴儿将玩物塞入鼻腔继发感染,引起粘膜糜烂出血,需由专家取出异物。

2外伤:

婴儿跌倒撞伤鼻子,或剧烈咳嗽,挖鼻子引起鼻前庭侵蚀,可引起鼻出血,需要避免上述行为,严重咳嗽需要积极治疗咳嗽。

3鼻炎:

一岁的婴儿流鼻血

分泌物积聚在鼻腔和鼻前庭,引起干燥、瘙痒、疼痛等不适。婴儿经常用手挖鼻子。生理海盐水可用于治疗。必要时可使用鼻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倍氯米松粉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减轻局部水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一岁半宝宝经常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一岁半宝宝经常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一岁半宝宝经常流鼻血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是白血病,前者多与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等有关;后者多与遗传因素、接受过多电离辐射等有关,家长最好带患儿就医治疗,具体如下:1、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当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黏膜会充血、水肿,可能出现经常流鼻血的症...[详细]
发布于 2024-09-30

最新推荐

如果初三孩子压力太大怎么办
初三孩子压力过大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家校协作等方式缓解。压力通常由学业负担、家庭期望、社交困扰、自我要求过高、环境适应不良等原因引起。1、调整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复习。制定规律的时间表,将学习任务分...[详细]
2025-07-25 12:34
小孩努力了怎么考不出好成绩
小孩努力了怎么考不出好成绩
孩子努力却考不出好成绩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心理压力过大、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考试技巧不足等因素有关。1、学习方法不当孩子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但效率低下,例如死记硬背或重复练习已掌握内容。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采用理解记忆、思...[详细]
2025-07-25 11:18
如何让孩子注意力集中不走神
孩子注意力集中不走神可通过建立规律作息、创造适宜环境、分段任务训练、减少干扰因素、培养兴趣活动等方式改善。1、建立规律作息固定睡眠时间和饮食安排有助于稳定孩子生物钟,每日保证充足睡眠能提升大脑前额叶功能,这是控制注意力的关键区域。建议学龄前...[详细]
2025-07-25 10:03
小孩不听话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小孩不听话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小孩不听话不爱写作业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建立规则意识、激发学习兴趣、给予正向反馈、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儿童抗拒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缺乏成就感、家庭氛围紧张、学习能力不足、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减少电视、玩具等干扰物,设置...[详细]
2025-07-25 08:47
孩子不听话不肯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不肯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不肯写作业可通过建立规则、激发兴趣、调整环境、正向激励、家长示范等方式引导。这种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学习压力、家庭氛围、缺乏目标感、情绪问题等因素有关。1、建立规则制定固定的作业时间和流程,明确完成作业是每日必须事项。避免临时增...[详细]
2025-07-25 07:31
孩子在学校没有同学玩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没有同学玩可以通过主动社交引导、兴趣培养、家校沟通、心理支持和活动参与等方式改善。社交能力不足、性格内向、环境适应慢、缺乏共同话题或存在社交障碍等因素可能导致该现象。1、主动社交引导家长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校园社交场景,示范如何...[详细]
2025-07-25 06:15
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出门怎么办
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出门可通过改善家庭沟通、培养兴趣爱好、建立社交信心、调整作息规律、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青春期闭门不出可能与心理变化、社交压力、家庭关系、学业负担、环境适应等因素有关。1、改善家庭沟通家长需主动创造轻松平等的对话环境,避免...[详细]
2025-07-25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