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小孩吭吭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4-10-04 22:4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孩吭吭考虑指的是小孩发出吭吭声,小孩发出吭吭声可能是肠胃不适,咽炎、抽动症的原因所导致的,根据具体的情况做针对性改善。

1、肠胃不适:

如果小孩腹部受凉或者是进食过度,通常会造成肠痉挛、腹胀等情况,因此产生腹痛,由于肠胃极度不适小孩可能会因为过于难受而发出吭吭声,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做腹部热敷,顺时针按摩等方式来改善。

小孩吭吭是怎么回事

2、咽炎:

如果平时小孩经常进食一些过于辛辣的食物,很有可能会造成咽部炎症,由于咽部受到炎症刺激,可发生充血、肿胀并伴有疼痛感,异物感,此时小孩可能会频繁的清嗓子或者是发出吭吭声,可以通过医生指导应用清喉咽合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来改善。

3、抽动症:

小孩吭吭是怎么回事

抽动症属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的疾病,患有抽动症的小孩在平时可能会频繁的清嗓子或者是发出一些其他异常响声,比如吭吭声,同时还可伴有耸鼻,眨眼、摇头等表现,可以通过专业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或应用利培酮片、阿立哌唑片、盐酸硫必利片等药物改善。

除了以上常见情况,小孩发出吭吭声还可见于扁桃体肥大等原因所导致,需要查找原因做针对性改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孩感冒后好了喉咙老是吭吭吭的怎么回事
小孩感冒后好了喉咙老是吭吭吭的怎么回事
小孩感冒后喉咙发出吭吭声可能与鼻后滴漏综合征、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抽动症或习惯性清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环境控制、行为干预等方式缓解。1、鼻后滴漏综合征感冒后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导致反复清嗓动作。表现为晨起或体位变化时加重,可能伴有鼻塞、黏稠鼻涕。建议家长...[详细]
发布于 2025-07-08

最新推荐

家长跟老师起冲突影响孩子吗
家长跟老师起冲突影响孩子吗
家长与老师发生冲突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冲突的性质、频率以及处理方式。冲突可能通过情绪传递、行为模仿、教育观念分歧等途径间接作用于孩子,但若及时妥善化解,负面影响可被控制。家长与教师的矛盾若表现为公开争执或长期对立,孩子...[详细]
2025-07-22 13:12
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了怎么办
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情绪疏导、行为复盘、家校协作、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化解矛盾。冲突通常由沟通误解、情绪管理不足、行为习惯差异、教学方式不适应、心理压力累积等原因引起。1、主动沟通家长需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坦诚对话,避免通...[详细]
2025-07-22 11:56
初中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初中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初中生家长可通过建立有效沟通、设定合理目标、培养自主能力、关注心理健康、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教育方法兼顾独立性与引导性,需避免过度控制或放任。一、建立有效沟通家长应保持每日固定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其学校生活和内...[详细]
2025-07-22 10:41
孩子高中成绩为什么总上不去
孩子高中成绩上不去可能由学习方法不当、心理压力过大、基础薄弱、注意力分散、家庭环境影响等原因引起。1、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学生沿用初中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高中知识体系,缺乏对知识点的逻辑梳理和举一反三能力。高中课程深度广度显著增加,需要建立错题本...[详细]
2025-07-22 09:25
孩子上高中后成绩下滑怎么办
孩子上高中后成绩下滑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改善时间管理、加强心理疏导、优化家庭支持、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增大、知识难度提升、青春期心理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适应不良。1、调整学习方法高中知识体系更注重逻辑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建...[详细]
2025-07-22 08:09
小孩四年级注意不集中怎么办
小孩四年级注意不集中怎么办
小孩四年级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增加体育锻炼、进行专注力训练、必要时就医评估等方式改善。注意力不集中通常与生理发育阶段、家庭环境影响、学习压力过大、睡眠不足、潜在神经发育问题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减少书桌区...[详细]
2025-07-22 06:53
高中生爱讲话的孩子如何教育
高中生爱讲话需要区分课堂纪律与社交需求,可通过正向引导、规则建立、兴趣转移、家校协作、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过度表达可能由表现欲强、注意力分散、社交需求高、家庭环境影响、青春期心理变化等因素引起。一、正向引导对表达欲强的学生可安排课堂发言角色...[详细]
2025-07-22 05:3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