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小孩睡觉打呼鲁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4-10-08 09: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打呼噜是指打鼾,小孩睡觉打鼾可能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对、过度疲劳、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导致。

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睡眠期间上呼吸道气流通过时冲击咽黏膜边缘和黏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动而产生鼾声;其部位始自鼻咽直至会厌,包括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其腭咽弓和腭舌弓、舌根、咽肌及咽黏膜。打鼾可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缺氧,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小孩睡觉打呼鲁怎么回事

1、睡眠姿势不对:

头部过高或者颈部扭曲可导致气道不畅通,进而可使小孩出现打鼾的情况,通常改变孩子睡姿后症状可自然消失。

2、过度疲劳:

如小孩在白天或者睡觉前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会导致中枢出现一种抑制状态,这种抑制状态会导致口腔、软腭和下咽部的肌肉或者舌体的肌肉进一步的松弛导致咽腔的狭窄,进而引起上述症状。

3、腺样体肥大:

小孩睡觉打呼鲁怎么回事

亦称咽扁桃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因咽部感染或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引起鼻塞、流涕、耳闷、耳痛、听力下降、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由于还会引起呼吸的不畅,所以也会引起打鼾的情况。

除以上常见原因外,还可能是由于肥胖、鼻塞等原因导致,建议积极明确,并进行改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2岁小孩睡觉打呼鲁怎么回事
2岁小孩睡觉打呼鲁怎么回事
2岁小孩睡觉打呼噜可能由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肥胖、睡姿不当、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姿、控制体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改善环境等方式缓解。[详细]
发布于 2025-05-09

最新推荐

孩子住校不适应家长怎么安慰
孩子住校不适应家长怎么安慰
孩子住校不适应时,可通过情感支持、建立沟通渠道、培养独立能力、创造熟悉环境和寻求学校协助等方式帮助孩子适应。家长需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焦虑。1、情感支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是首要步骤。家长应避免否定或忽视孩子的感受,用温和的...[详细]
2025-07-05 13:40
孩子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怎么办
孩子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时,家长可通过积极沟通、培养自信心、建立正向反馈、调整教育方式、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这种情绪通常由师生互动不足、性格敏感、过往负面经历、家庭环境影响、社交焦虑等因素引起。1、积极沟通主动与老师保持开放对话,了解孩子在...[详细]
2025-07-05 12:20
小孩怕老师不敢去学校怎么办
小孩怕老师不敢去学校怎么办
孩子怕老师不敢去学校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沟通、角色扮演练习、渐进式适应、兴趣引导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通常由师生互动压力、负面经历、性格敏感、家庭环境影响、适应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一、心理疏导家长需通过日常对话帮助孩子表达对学校的真实感受,避...[详细]
2025-07-05 11:00
怎么样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好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关键在于尊重独立性和建立有效沟通,主要有保持平等对话、设定合理边界、给予情感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尊重隐私空间等方法。1、保持平等对话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用开放式问题代替命令式语言。每天留出固定时间倾听孩子的想法,即使观点不...[详细]
2025-07-05 09:40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
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可通过情绪引导、建立规则、转移注意力、适度冷处理、家长示范等方式改善。发脾气通常由需求未被满足、情绪表达能力不足、疲劳饥饿、模仿他人行为、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1、情绪引导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是减少发脾气的关键。家长可用...[详细]
2025-07-05 08:20
高三孩子任性容易生气怎么办
高三孩子任性容易生气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沟通不畅、睡眠不足、情绪管理能力弱等因素有关。家长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学习计划、改善家庭氛围、保证充足睡眠、培养情绪调节技巧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情绪问题。1、心理疏导高三阶段孩子处于...[详细]
2025-07-05 07:00
初中孩子和老师有矛盾怎么办
初中孩子和老师有矛盾可通过主动沟通、调整心态、寻求第三方协助、建立信任关系、记录问题细节等方式缓解。矛盾通常由沟通不畅、认知差异、情绪管理不足、教学方式不适应、个性冲突等原因引起。1、主动沟通家长应引导孩子以尊重态度与老师直接交流,明确具体...[详细]
2025-07-05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