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一岁的宝宝发烧腹泻怎么了?

发布时间: 2024-11-02 22:4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岁的宝宝发烧腹泻怎么了?

一岁婴儿发热腹泻可能是由疫苗接种、胃肠道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引起的。

1、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后,它通常作用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发烧、腹泻和其他症状。如果症状相对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会逐渐改善。如果症状更严重,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干混悬浮剂、对乙酰氨基酚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来缓解。

一岁的宝宝发烧腹泻怎么了?

2、胃肠感冒:

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可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腹痛、腹泻、呕吐,也可能伴有发热等。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氯雷他定颗粒等药物可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3、急性胃肠炎:

它可能是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可能引起胃肠功能障碍,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可按医生建议使用红霉素肠溶性颗粒、罗红霉素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

一岁的宝宝发烧腹泻怎么了?

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蛔虫病、食物中毒等原因。建议宝宝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带宝宝去看防止病情发展严重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一岁的宝宝发烧腹泻怎么了?
一岁的宝宝发烧腹泻怎么了?
一岁的宝宝发烧腹泻怎么了?发烧就是发热,一岁婴儿发热腹泻可能是由疫苗接种、胃肠道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引起的。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它通常作用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发烧、腹泻和其他症状。如果症状相对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会逐渐改善。如果症状更严重,...[详细]
发布于 2024-11-03

最新推荐

成绩差的孩子初中上什么学校
成绩差的孩子初中阶段可选择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类型,具体需结合学习能力、兴趣特长及发展需求综合判断。1、普通中学普通中学适合有基础学习能力但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这类学校提供完整的文化课程体系,学生可通过课后辅导、分层教学等方式...[详细]
2025-06-30 13:39
16岁孩子不想上学了怎么办
16岁孩子不想上学可通过心理疏导、兴趣引导、调整学习目标、家校沟通、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青春期厌学通常与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矛盾、心理障碍、认知偏差等因素有关。1、心理疏导家长需保持平和态度与孩子深入交流,避免指责或施压。通过开放式提问...[详细]
2025-06-30 13:34
高中孩子就是学不进去怎么办
高中孩子学不进去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改善学习方法、心理疏导、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学习困难可能与注意力分散、学习压力过大、睡眠不足、营养失衡或情绪问题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且光线充足的学习空间,减少手机、电...[详细]
2025-06-30 13:30
五岁小孩老是喊累是什么原因
五岁小孩老是喊累是什么原因
五岁小孩频繁喊累可能与睡眠不足、营养缺乏、心理压力、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孩子日常作息、饮食结构及情绪变化,必要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1、睡眠不足学龄前儿童每日需10-13小时睡眠,长期入睡过晚或夜间频繁醒会导致白天精神...[详细]
2025-06-30 13:25
5岁小孩老是说累是怎么回事
5岁小孩老是说累是怎么回事
5岁小孩老是说累可能与睡眠不足、营养缺乏、心理压力、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孩子日常作息和饮食情况,必要时就医检查。1、睡眠不足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0-13小时睡眠,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感。表现为白天频繁揉眼、打哈欠、...[详细]
2025-06-30 13:20
孩子上高一感觉很孤独怎么办
孩子上高一感到孤独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鼓励社交、培养兴趣、建立家庭支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缓解。孤独感可能由环境适应不良、性格内向、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疏离、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引起。1、主动沟通家长需每天留出固定时间与孩子平等对话,避免质...[详细]
2025-06-30 13:15
孩子上高一了家长该怎样做呢
孩子上高一了家长该怎样做呢
高一阶段是孩子适应高中学习节奏和青春期心理变化的关键期,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沟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心理健康、合理规划作息、协同学校教育五方面给予支持。1、信任沟通避免单向说教,采用平等对话方式倾听孩子想法。每周固定家庭交流时间,关注学业...[详细]
2025-06-30 13:1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