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反复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4-11-07 06:49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反复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通过家庭护理监测和对症治疗,可以缓解婴儿反复发烧38度左右的原因。

具体情况如下:

1、家庭护理监测

当婴儿反复发烧时,父母应密切监测婴儿的体温变化以及是否有其他症状。如果婴儿出现抑郁、易怒或明显呕吐、腹泻、腹胀、呼吸急促、咳嗽加重、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完善血常规感染指标、胸片、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同时注意调节室内温湿度,一般温度为22~26度,湿度为50%~60%左右,并保持适当的室内通风,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宝宝反复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二、针对病因对症治疗

1.病毒感染

如果病毒感染引起反复发烧,家长应给宝宝适量的温水,促进身体排尿和出汗。如有必要,他们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和其他药物来缓解病毒感染。对于发烧不超过38.5℃的婴儿,父母可以在额头、腋窝、腹股沟等血流丰富的部位用温水擦拭,有利于身体散热,达到冷却效果。

2.细菌感染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反复发热,家长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给宝宝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萜胶囊等。

3.支原体感染

宝宝反复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对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反复发热,可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分散片、克拉霉素片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众所周知,宝宝是最容易生病发烧的。无论多么镇定的妈妈,遇到宝宝发烧肯定会心急如焚。对于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呢?下面根据不同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有些宝宝发烧,通过一定的治疗就会痊愈。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有些孩子发烧不停的反复,痊愈以后没多久又发烧了。针对这种...[详细]
发布于 2011-08-22

最新推荐

孩子上课不专心老是走神怎么办
孩子上课不专心老是走神可能由注意力缺陷、学习压力、睡眠不足、环境干扰、营养不均衡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改善学习环境、加强营养、心理疏导、行为训练等方法解决。1、注意力缺陷:孩子上课走神可能与注意力缺陷有关,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详细]
2025-05-07 17:00
为什么月子里宝宝睡觉老是哼哼唧唧
为什么月子里宝宝睡觉老是哼哼唧唧
月子里宝宝睡觉老是哼哼唧唧可能由生理性原因、环境不适、饥饿、尿布不适、消化不良等因素引起。1、生理性原因: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睡眠周期短且浅,容易在睡眠中出现哼哼唧唧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轻拍或轻声安...[详细]
2025-05-07 16:50
小孩心里有问题有什么表现
小孩心里有问题有什么表现
儿童心理问题可能表现为情绪异常、行为偏差、社交障碍、学习困难或生理症状,需结合专业评估与家庭干预。1、情绪异常:持续情绪低落、易怒或过度焦虑是常见表现,可能与家庭环境变化、学业压力或神经发育有关。治疗需心理疏导结合家庭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可帮...[详细]
2025-05-07 16:48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动来动去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动来动去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动来动去,可能由生理需求、环境不适、肠胃不适、睡眠周期、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1、生理需求:宝宝在月子里频繁哼唧和扭动,可能是饿了、尿布湿了或需要拍嗝。新生儿胃容量小,需频繁喂养,间隔时间短。检查尿布是否干爽...[详细]
2025-05-07 16:38
孩子初二成绩倒数还有希望吗
孩子初二成绩倒数仍有希望,提升成绩需要从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学习方法、家庭支持和专业辅导等方面入手。1.学习习惯:成绩倒数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按时完成作业、预习复习的习惯。建议每天固定学习时...[详细]
2025-05-07 16:36
月子里的宝宝连续睡5个小时正常吗
月子里的宝宝连续睡5个小时正常吗
月子里的宝宝连续睡5个小时是正常的,可能与睡眠规律、喂养方式、环境舒适度、生理需求、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1、睡眠规律:新生儿睡眠周期较短,但月子里的宝宝逐渐形成较长的睡眠时段,连续睡5小时是其生理发育的一部分。家长无需过度干预,只需确保宝宝...[详细]
2025-05-07 16:27
小孩子不想去学校怎么教育
小孩子不想去学校怎么教育
小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原因可能包括学习压力、社交问题、家庭环境影响、身体不适、心理因素,教育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1、学习压力:学习压力过大会让孩子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可以通过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任务。...[详细]
2025-05-07 16:2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