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孩子发烧39.2度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4-11-07 10:2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发烧39.2度怎么办?

儿童发热39.2度,一般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所以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退热。此时需要使用退热贴纸和辅助退热药物进行退热,然后通过物理降温进行退热。在退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也可以在饮食上多喝热水,这样毒素就可以通过出汗或排尿来排出。

孩子发烧39.2度怎么办

1、退热贴等药物用于退热

孩子发烧到39.2度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所以只需要及时退烧,所以退烧贴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而且和其他药物类型的退烧药相比,我效果更快。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儿童因持续高烧而抽搐或抽搐。当然,在使用退烧贴的时候,也可以辅助使用一些退烧药。

2、在退热过程中注意保暖

儿童发热39次二次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在退出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暖,以免再次遭受感冒的侵袭。当退烧药相当有效时,可以给孩子适当的洗热水澡。骑自行车摔倒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和热水温度,或者可以在热水中加入更多的姜来温暖身体,一些温暖的成分或药物。注意保暖后,也可采用物理降温辅助退热。

3、多喝水排毒

孩子发烧39.2度怎么办

推完后,孩子可以多喝温水或淡盐水排毒出汗。在排毒出汗的前提下,还可以补充高热引起的体内缺水。而最重要的是淡盐水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杀菌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尤其是对孩子来说。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消除病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儿童发烧39.2度严重吗
儿童发烧39.2度严重吗
儿童发烧39.2摄氏度属于高热,需警惕潜在感染或炎症反应。发热严重程度与病因、伴随症状及患儿基础状态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有感染类型、免疫反应强度、并发症风险、年龄特殊性及退热反应。[详细]
发布于 2025-06-04

最新推荐

孩子写作业不仔细怎么办呢
孩子写作业不仔细可通过培养专注习惯、优化学习环境、建立任务分解机制、加强正向激励、进行感统训练等方式改善。不专注行为通常与年龄发育特点、家庭环境影响、学习动机不足、感统失调、注意力缺陷等因素有关。1、培养专注习惯固定每日作业时段形成生物钟,...[详细]
2025-08-23 13:12
孩子老不完成作业怎么办呢
孩子不完成作业可通过建立规则、调整任务难度、改善学习环境、加强沟通引导、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作业拖延行为通常与习惯养成、心理压力、注意力分散、家庭氛围、潜在学习障碍等因素有关。1、建立规则制定固定的作业时间表并严格执行,使用计时器分割任...[详细]
2025-08-23 12:34
小孩五年级成绩太差怎么办
小孩五年级成绩太差怎么办
五年级孩子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加强基础训练、改善家庭环境、寻求专业辅导、培养学习兴趣等方式改善。学习困难可能由注意力分散、知识断层、家庭压力、教学方法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等因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整理薄弱知识点,采...[详细]
2025-08-23 11:56
小孩5年级成绩差怎么办呢
小孩5年级成绩差怎么办呢
五年级孩子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改善家庭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基础训练、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学习困难可能由注意力分散、知识断层、情绪压力、家庭矛盾、学习障碍等因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记录易错知识点,采用番茄工作...[详细]
2025-08-23 11:18
如何处理孩子抄作业现象呢
孩子抄作业现象可通过加强沟通、明确规则、培养学习习惯、调整作业难度、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处理。抄作业通常由学习压力大、缺乏兴趣、时间管理不当、同伴影响、理解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1、加强沟通家长需与孩子建立开放平等的对话环境,避免直接指责。通过...[详细]
2025-08-23 10:41
孩子做事糊弄该怎么引导他
孩子做事糊弄需要家长通过耐心引导和明确规则帮助其建立责任感,主要方法有树立榜样、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承担后果、定期复盘。1、树立榜样家长应以身作则展示认真负责的态度,比如整理物品时分类摆放、完成工作后检查细节。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行为模式,...[详细]
2025-08-23 10:03
缺乏主见的孩子如何改变他
缺乏主见的孩子可以通过培养自主意识、鼓励表达、提供选择权、树立榜样和适度放手等方式逐步改变。这种行为可能与过度保护、缺乏实践机会、性格内向、家庭沟通方式或自信心不足等因素相关,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和长期实践。1、培养自主意识从日常生活小事开始让...[详细]
2025-08-23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