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小儿心律失常

发布时间: 2024-11-12 09:4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儿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该病在小儿时期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与成人相近,但症状表现却有其独特性。

小儿心律失常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游走性心律、窦房传导阻滞、窦性静止、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过早搏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Q-T间期延长等多种类型。其中,以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常见。小儿心律失常的症状表现多样,轻度心律失常可无症状,或仅有心悸、胸闷等不适。严重心律失常时,患儿可出现晕厥、抽搐、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由于小儿表达能力有限,常缺乏主诉,且病情进展快,临床医生需要对可疑患儿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和射频消融术等。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常用药物包括钠通道阻滞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钾通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扑动和颤动,需要立即采用电复律进行治疗。对于某些顽固性心律失常,可考虑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根治。预防小儿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加强孕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心脏损伤的因素。同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就医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和心脏疾病,以降低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儿心律失常的护理方式有哪些 怎样预防小儿心律失常?
小儿心律失常的护理方式有哪些 怎样预防小儿心律失常?
小儿心律失常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一旦患上了这种疾病的话,最好是去医院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同时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好一些护理措施的话,可以很好的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也可以降低疾病对健康带来的伤害。怎样预防小儿心律失常呢?小儿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详细]
发布于 2023-02-10

最新推荐

孩子经常要钱父母怎么处理
孩子经常要钱父母怎么处理
孩子经常要钱时,父母可通过设定零花钱规则、引导合理消费、区分需求与欲望、培养劳动意识、建立储蓄习惯等方式处理。过度满足或简单拒绝均不利于孩子财商发展,需结合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1、设定零花钱规则根据孩子年龄制定固定金额的零花钱发放周期,...[详细]
2025-08-25 13:12
小孩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小孩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小孩撒谎屡教不改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明确行为后果、正向引导、榜样示范、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儿童撒谎行为通常与模仿环境、逃避惩罚、寻求关注、认知发展局限、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避免过度反应,以平和态度与孩子沟通。当发现...[详细]
2025-08-25 12:34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需通过行为矫正、沟通教育、家庭规则重建、心理干预和正向激励等方式干预。偷窃行为可能由零花钱不足、攀比心理、缺乏物权意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对立违抗性障碍等因素引起。1、行为矫正立即制止偷窃行为并明确告知其错误性,要求孩子归还...[详细]
2025-08-25 11:56
孩子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孩子偷钱屡教不改需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情感联结、行为矫正和家庭协作等方式干预。偷钱行为可能由零用钱不足、缺乏物权意识、同伴影响、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或行为习惯偏差等原因引起。1.沟通引导家长需以平和态度与孩子单独谈话,避免当众指责。通过开放...[详细]
2025-08-25 11:18
孩子偷东西怎么处理比较好
孩子偷东西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教育和引导措施,常见处理方式有沟通了解动机、明确行为界限、建立物权意识、合理补偿后果、寻求专业帮助。1、沟通了解动机发现孩子偷窃行为后,家长需保持冷静,避免当众责骂。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可能...[详细]
2025-08-25 10:41
孩子在班级被孤立如何处理
孩子被班级孤立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培养社交技能、寻求教师协助、创造社交机会、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孩子改善处境。孤立现象可能由性格差异、社交能力不足、误解冲突、家庭环境影响、校园欺凌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需每日与孩子平等对话,避免质问...[详细]
2025-08-25 10:03
孩子带钱去学校怎么教育他
孩子带钱去学校时,家长可以通过沟通零花钱用途、培养理财意识、设定消费规则、关注社交需求和强化安全教育等方式进行引导。教育过程中需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避免过度控制或放任。1、沟通零花钱用途与孩子明确讨论带钱到学校的目的,区分必要开支与非必要开...[详细]
2025-08-25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