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新生儿多久可以趴着放

发布时间: 2025-03-14 08:1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生儿在出生后即可短暂趴着,但需在家长密切监护下进行,每次趴着时间不宜过长,建议从1-2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趴着有助于促进婴儿运动发育和预防扁头综合征,但需注意安全。

新生儿多久可以趴着放

1、新生儿趴着的好处。趴着有助于锻炼婴儿的颈部、背部和肩部肌肉,促进运动发育。同时,趴着可以减少婴儿长时间仰卧导致的扁头综合征风险。趴着还能帮助婴儿排气,缓解肠胀气。

2、新生儿趴着的注意事项。新生儿趴着时,家长需全程监护,确保婴儿呼吸顺畅。趴着时间应从1-2分钟开始,随着婴儿逐渐适应,可适当延长至10-15分钟。趴着时,婴儿头部应偏向一侧,避免口鼻被遮挡。选择硬质床面,避免柔软表面导致窒息风险。

新生儿多久可以趴着放

3、新生儿趴着的具体方法。家长可在婴儿清醒时进行趴着练习。将婴儿俯卧在平坦硬质的床面或地板上,双臂放在胸前或两侧。家长可用玩具吸引婴儿抬头,但不要强制婴儿保持抬头姿势。若婴儿表现出不适,应立即停止。

4、新生儿趴着的禁忌。早产儿或有特殊健康状况的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趴着练习。刚喂完奶后不宜立即趴着,以免引起吐奶。婴儿在睡眠时不应趴着,以免增加猝死风险。

新生儿多久可以趴着放

新生儿趴着是促进其发育的重要方式,但需在安全前提下进行。家长应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趴着时间,并密切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儿科通过科学合理的趴着练习,可以帮助新生儿健康成长。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新生儿能趴着吗 早产的新生儿能趴着吗
新生儿能趴着吗 早产的新生儿能趴着吗
很多新生儿喜欢趴着睡觉,主要是因为趴着睡觉的姿势和感觉和妈妈子宫里的状态很像。但是趴着睡觉的时候,宝宝的心、头、腹直接靠近床,很多新手家长会担心对健康有害。那么,早产的新生儿可以趴着吗?一般来说,你可以趴着睡觉,这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宝宝出生前趴着睡觉,所以宝宝出生后更容易熟睡,...[详细]
发布于 2021-10-30

最新推荐

宝宝低烧怎么办最简单方法
宝宝低烧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和观察症状进行简单处理,通常无需立即就医。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常见于感冒、疫苗接种后或轻微感染。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避免过度紧张。1、物理降温是处理宝宝低烧的首选方法。使用温水擦拭...[详细]
2025-04-28 19:06
新生儿贴了肚脐贴怎么洗澡
新生儿贴了肚脐贴怎么洗澡
新生儿贴了肚脐贴后可以正常洗澡,但需注意防水和保护肚脐区域,避免感染。洗澡时使用温水,动作轻柔,洗完及时擦干并检查肚脐贴是否完好。1、新生儿肚脐贴的作用是保护脐带残端,促进愈合,防止感染。肚脐贴通常具有防水功能,但洗澡时仍需小心操作。建议使...[详细]
2025-04-28 18:46
新生儿需要用沐浴露吗
新生儿需要用沐浴露吗
新生儿不需要频繁使用沐浴露,每周1-2次即可,过度使用可能破坏皮肤天然屏障。新生儿的皮肤娇嫩,皮脂分泌较少,使用沐浴露时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避免含有香料、酒精等成分。日常清洁建议使用温水,必要时可配合婴儿专用皂液。1、新生儿皮肤特点。新...[详细]
2025-04-28 18:33
宝宝趴着睡一夜可以吗
宝宝趴着睡一夜可以吗
宝宝趴着睡一夜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窒息或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因此不建议让宝宝长时间趴着睡。为确保宝宝安全,建议采取仰卧位睡眠,并注意睡眠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1、趴着睡的风险趴着睡会增加宝宝窒息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和婴儿。宝宝在...[详细]
2025-04-28 18:30
新生婴儿肚子鼓重不重
新生婴儿肚子鼓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消化不良、肠胀气或肠梗阻等问题的表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轻重,轻微胀气可通过按摩缓解,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1、生理性腹胀:新生婴儿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完全,肠道功能不成熟,容易出现肚子鼓的现象。这是...[详细]
2025-04-28 18:16
刚满月宝宝坐车最多坐多久
刚满月的宝宝坐车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长时间坐车可能对宝宝的脊椎和颈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建议每次坐车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途中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颠簸和震动。1、宝宝的脊椎和颈部发育尚未完全,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增加脊椎和颈部的压力。刚满月的宝...[详细]
2025-04-28 18:06
婴儿晚上睡觉老是突然哭
婴儿晚上睡觉老是突然哭
婴儿晚上睡觉突然哭可能是由于生理需求、环境不适或疾病因素引起。针对不同原因,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或就医检查来解决问题。1、生理需求。婴儿在夜间哭闹可能是因为饥饿、尿布湿了或需要安抚。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喂奶,建议夜间...[详细]
2025-04-28 18: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