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赡养老人可通过法律途径起诉,需准备证据材料、明确诉讼请求、了解法律程序、寻求法律援助、注意执行问题。
起诉前需整理赡养费支付记录、老人生活状况证明、医疗费用单据等书面证据,同时保留子女收入证明、财产线索等材料。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辅助证据可强化举证效力,证据需形成完整链条证明子女未尽赡养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明确要求支付赡养费的具体金额,可参照当地生活标准计算。同时可主张医疗费分摊、定期探望等附加诉求,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先予执行确保老人基本生活。
向老人住所地法院提交起诉状,7日内立案后进入调解程序。调解失败将开庭审理,一般3个月内审结。胜诉后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采取冻结账户、列入失信名单等措施。
经济困难老人可向司法局申请免费律师,各地老龄委提供法律咨询。部分公益组织设有赡养纠纷援助项目,社区调解委员会也可进行诉前调解降低诉讼成本。
需提前调查子女房产、车辆、工资账户等财产信息,执行阶段可申请法院查询财产。对转移财产行为可提起撤销权诉讼,拒不执行判决可能面临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
诉讼期间需保证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社区可协助申请临时救助。胜诉后建议开设专用账户接收赡养费,保留消费凭证备查。日常注意记录子女探视频次,营养摄入要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每天进行适度散步活动。定期体检报告要归档保存,住房安全需检查防滑设施,建立紧急联系人制度防范突发状况。长期护理可结合居家养老服务和定期医疗随访,形成完整的赡养保障体系。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