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挤奶不会导致奶量减少,乳汁分泌与乳腺刺激、排空频率、营养摄入、情绪状态、哺乳方式等因素相关。
正确挤奶手法能模拟婴儿吸吮,促进催乳素分泌。频繁排空乳房向大脑传递产奶需求信号,挤奶后乳汁分泌量通常会在1-2小时内恢复。建议每天挤奶不超过8次,单次挤奶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乳房未及时排空可能引发涨奶抑制泌乳。完全排空与部分挤奶对奶量影响不同,每次哺乳或挤奶后残留乳汁不超过20%为宜。职场背奶妈妈可每3小时挤奶一次,夜间保持1次排空。
每日需额外摄入500大卡热量,重点补充优质蛋白如鲫鱼汤、牛奶、鸡蛋。水分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30ml,可饮用木瓜红枣汤、五红汤等催乳饮品。避免韭菜、山楂等可能回奶的食物。
压力激素会抑制催产素释放,导致排乳困难。挤奶前可热敷乳房并按摩膻中穴,听轻音乐帮助放松。建议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焦虑时可尝试正念呼吸法。
错误挤压可能损伤乳腺管,应采用C型手法从乳晕向乳头方向按压。准备60℃以下温毛巾热敷3分钟再操作,挤奶后涂抹羊脂膏保护乳头。出现淤青或疼痛需暂停并咨询哺乳顾问。
哺乳期饮食建议增加鲑鱼、核桃等富含DHA的食物,每天进行15分钟扩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观察每次挤奶量变化,使用标准储奶瓶准确记录。突发奶量下降时可尝试powerpumping法,即1小时内每侧乳房交替挤奶3次,持续3天。保持规律作息与愉悦心情对维持泌乳量至关重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草、王不留行等中药材。
2014-09-22
2014-09-22
2014-09-22
2014-09-20
2014-09-20
2014-09-20
2014-09-20
2014-09-20
2014-09-20
201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