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分泌遵循供需平衡原理,奶涨不挤可能导致泌乳量减少,正确处理方式包括规律排空、调整哺乳频率、按摩热敷、补充营养及就医评估。
乳腺分泌乳汁受激素调控,婴儿吸吮或排空乳房会刺激催乳素分泌。长时间涨奶不排空,身体会误判需求减少,逐渐降低泌乳量。建议每2-3小时哺乳或使用吸奶器排空,维持泌乳反射。
减少哺乳次数是回奶常见原因。母婴分离时需模拟婴儿吸吮节奏,每天保持8-12次排乳。夜间是催乳素分泌高峰时段,至少保证1次夜间吸乳,避免连续超6小时不排空。
涨奶时可用温毛巾热敷5分钟促进循环,配合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环形按摩。冷敷卷心菜叶或冷毛巾可缓解肿胀疼痛,但需在排乳后进行,避免长时间冷敷抑制泌乳。
每日需额外补充500大卡热量和80g蛋白质,多饮用鲫鱼汤、木瓜牛奶等低脂汤水。维生素B族和卵磷脂可改善乳汁质量,哺乳期复合维生素片如爱乐维、黄金素可作为膳食补充。
持续涨奶伴发热需排查乳腺炎,乳腺超声可鉴别淤积与脓肿。药物治疗包括蒲公英颗粒消肿、布洛芬止痛,严重时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泌乳顾问可指导正确衔乳姿势,纠正喂养误区。
哺乳期饮食需避免韭菜、山楂等回奶食物,保证每日2000ml饮水。温和的扩胸运动和肩部旋转可改善循环,穿戴无钢圈哺乳文胸减轻压迫。出现硬块持续24小时不缓解或体温超过38.5℃,需及时乳腺外科就诊。建立规律的吸乳时间表,使用双边电动吸奶器效率更高,储奶袋标注日期后按"先进先出"原则使用。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