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期间喉痉挛需立即停止刺激并给予100%纯氧,处理方法包括解除诱因、药物干预、气道支持、调整麻醉深度和术后观察。
喉痉挛常见诱因包括气道分泌物刺激、喉部器械操作或浅麻醉下疼痛刺激。立即停止手术操作,清除口腔分泌物,避免吸引器直接接触喉部。对于反射性痉挛,轻柔托起下颌保持气道开放,采用头部后仰位减少舌后坠。
静脉注射琥珀胆碱0.1-0.2mg/kg可快速解除肌肉痉挛,或使用阿托品0.02mg/kg减少腺体分泌。顽固性痉挛可雾化吸入肾上腺素1:1000稀释至1ml,严重病例需静脉推注丙泊酚1-2mg/kg重新建立人工气道。
面罩加压给氧时采用PEEP5-10cmH2O维持肺泡开放,氧饱和度低于90%需立即气管插管。选择比年龄标准小0.5号的气管导管,插管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减轻喉部反射。无法插管时可行环甲膜穿刺给氧。
加深麻醉至BIS值40-60,七氟醚浓度维持1.2-1.5MAC。避免使用易诱发痉挛的麻醉药如氯胺酮,改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持续输注。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维持PaCO2在35-45mmHg范围。
拔管前确保自主呼吸恢复完全,观察胸廓起伏与氧饱和度稳定性。术后24小时内监测呼吸频率与声音变化,床旁备好重新插管器械。记录痉挛发生时间、持续时长与处理措施,为后续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术后2小时禁食禁水避免误吸,6小时后可尝试少量温水。保持半卧位休息减少喉部水肿,24小时内避免剧烈哭闹。监测体温变化与呼吸音特征,出现犬吠样咳嗽或喘鸣需考虑迟发性喉头水肿。建议准备家庭用血氧仪,掌握正确测量方法。日常饮食增加维生素C含量食物如猕猴桃、橙汁,促进黏膜修复。恢复期避免接触二手烟、冷空气等刺激因素,睡眠时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环境湿度。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