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力异常分为协调性宫缩乏力与不协调性宫缩乏力两种状态,具体表现为宫缩频率、强度或节律异常。
子宫收缩节律正常但力量不足,多因产妇疲劳、心理压力或胎位异常导致。处理方法包括调整体位为侧卧位,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必要时采用人工破膜刺激宫缩。心理疏导和分娩镇痛可缓解紧张情绪。
宫缩频率紊乱且子宫局部肌肉痉挛,常见于精神过度紧张或子宫发育畸形。需立即停用缩宫素,给予镇静剂如哌替啶,配合子宫按摩缓解痉挛。持续性异常需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
产程过长、膀胱充盈等会加重宫缩乏力。导尿排空膀胱,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使用前列腺素制剂促进宫颈软化。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避免缺氧风险。
孕期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增强体能,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掌握分娩技巧。补充铁剂预防贫血,控制胎儿体重在3.5kg以下。分娩时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干扰。
出现强直性宫缩或子宫破裂先兆时,需静脉注射硫酸镁抑制宫缩。胎盘早剥等并发症需紧急手术,备血准备应对产后出血风险。
产力异常管理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饮食上推荐分娩前食用易消化碳水化合物如香蕉、全麦面包,避免油腻食物。宫缩间隙适当走动或使用分娩球活动骨盆,第二产程配合助产士指导正确用力。产后注意观察出血量及子宫复旧情况,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恢复,哺乳刺激催产素分泌有助于子宫收缩。出现发热、异常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复查排除感染。
2011-12-08
2011-12-08
2011-12-08
2011-12-08
2011-12-08
2011-12-08
2011-12-08
2011-12-08
2011-12-08
201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