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力异常分为协调性宫缩乏力与不协调性宫缩乏力两种类型,具体表现为宫缩频率异常、强度不足或节律紊乱。
子宫收缩节律正常但强度弱,多因产妇疲劳、精神紧张或胎位异常导致。可通过调整体位如侧卧位、静脉滴注缩宫素或人工破膜加强宫缩,必要时使用胎头吸引器辅助分娩。
宫缩极性倒置或节律紊乱,常见于头盆不称、子宫畸形。需立即停用缩宫素,给予镇静剂如哌替啶缓解无效宫缩,若伴随胎儿窘迫需紧急剖宫产。
活跃期后出现的宫缩减弱,多与骨盆狭窄、巨大儿相关。处理包括纠正脱水静脉补液、使用前列腺素制剂促进宫颈成熟,持续性枕横位需产钳助产。
临产初期即出现宫缩不良,可能因雌激素不足或子宫过度膨胀。建议心理疏导减轻焦虑,低浓度缩宫素缓慢静滴,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增强产力。
宫缩间歇期子宫不完全放松,易引发胎盘早剥。需硫酸镁静脉注射抑制宫缩,持续胎心监护,合并出血时需输血及子宫动脉栓塞术。
产力异常产妇需保证热量摄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油腻饮食加重呕吐。第二产程可尝试坐式分娩球活动骨盆,产后早期进行凯格尔运动促进子宫复旧。密切观察恶露量及宫底高度,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排除宫内感染。
2011-11-29
2011-11-29
2011-11-29
2011-11-29
2011-11-29
2011-11-29
2011-11-28
2011-11-28
2011-11-28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