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力异常分为协调性宫缩乏力、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协调性宫缩过强、不协调性宫缩过强、急产五种类型。
子宫收缩节律正常但强度不足,多由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或心理因素导致。处理需排除头盆不称后静脉滴注缩宫素,配合人工破膜促进产程,必要时行剖宫产。胎心监护和产妇体位调整是关键干预措施。
子宫收缩极性倒置伴疼痛,常见于精神紧张或不当用药。立即停用缩宫素,给予哌替啶等镇静剂调整宫缩。纠正电解质紊乱后,若持续异常需考虑器械助产或手术终止妊娠。
宫缩强度过大但节律正常,多因缩宫素使用过量引发。立即调整药物剂量,给予硫酸镁抑制宫缩。重点预防急产导致的软产道损伤,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出现强直性宫缩或痉挛性狭窄环,常见于粗暴阴道操作。静脉推注盐酸利托君等宫缩抑制剂,配合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缓解痉挛。完全性梗阻需紧急剖宫产。
总产程不足3小时的高危情况,重点预防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产后注射麦角新碱加强宫缩。新生儿需检查有无颅内出血,产妇进行会阴裂伤评估。
产力异常管理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饮食注意补充高热量的流质食物如蜂蜜水,宫缩间隙期适当走动改变体位。产后进行盆底肌训练预防功能障碍,哺乳期保持钙质摄入。定期复查子宫复旧情况,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及时就诊。医护人员应全程监测胎心变化,做好紧急剖宫产预案。
2024-11-17
2024-11-17
2024-11-17
2024-11-17
2024-11-17
2024-11-17
2024-11-17
2024-11-17
2024-11-17
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