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由胎盘功能异常、产程异常、母体因素、胎儿因素及新生儿疾病五类原因导致。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盘结构异常会直接影响胎儿供氧。治疗需根据孕周选择期待疗法或终止妊娠,严重者需紧急剖宫产。产后新生儿需进行亚低温治疗,配合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等神经营养药物。
脐带脱垂、滞产等异常分娩过程导致供氧中断。需立即实施胎心监护,出现异常时采用产钳助产或紧急剖宫产。出生后需NICU监护,使用苯巴比妥控制惊厥,维持血糖稳定在4-6mmol/L。
妊娠高血压、重度贫血等母体疾病影响氧输送。孕期需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分娩后新生儿需进行脑功能监测,必要时采用高压氧治疗改善脑细胞代谢。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多胎妊娠等易致缺氧。孕期需加强胎儿监护,通过超声监测脐血流。出生后立即清理呼吸道,维持血氧饱和度>94%,严重者需机械通气支持。
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继发缺氧。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前列腺素E维持动脉导管开放。同时进行脑保护治疗,限制液体入量在60-80ml/kg/d。
日常护理需维持环境温度在36-37℃,母乳喂养时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康复期可进行抚触按摩、水疗等运动干预,补充DHA和维生素E促进神经修复。定期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现运动或认知落后需早期介入康复训练,6月龄前是黄金干预期。
2011-09-06
2011-09-06
2011-09-06
2011-09-06
2011-09-06
2011-09-06
2011-09-06
2011-09-06
2011-09-06
201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