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体重达到4公斤以上且矫正月龄满3个月后,经医生评估消化功能发育完善可逐步转普通奶粉。
早产儿转普通奶粉需满足体重增长至4公斤以上,该指标反映婴儿消化系统成熟度。低体重早产儿肠道发育不完善,过早转换可能引发腹泻或过敏。临床建议结合身长、头围等生长曲线综合判断,确保达到足月儿体格发育水平。
矫正月龄需满3个月从预产期开始计算,此时胰腺酶分泌趋于正常。胎龄28周以下的超早产儿建议延长至矫正6个月。转奶前需完成眼底筛查、脑部超声等发育评估,排除器质性病变影响营养吸收。
医生会通过大便性状、喂养耐受性等判断肠道功能。出现持续奶瓣便、腹胀需暂缓转换。可先尝试部分水解奶粉过渡,逐步增加普通奶粉比例至完全替代,转换周期建议2-4周。
转奶期间每周监测体重增长,理想增幅为20-30克/天。血红蛋白需维持在105g/L以上,血清前白蛋白>15mg/dL。出现生长迟缓需及时回调至早产儿配方奶,并排查乳糖不耐受等代谢问题。
优先选择添加核苷酸、DHA的国标一段奶粉,避免频繁更换品牌。初次尝试时按1:3比例混合喂养,观察是否有湿疹、呕吐等过敏反应。特殊医疗用途配方需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转奶期可配合维生素AD滴剂促进钙吸收,每日进行抚触按摩改善胃肠蠕动。保持环境温度24-26℃,避免能量消耗影响体重增长。母乳喂养者建议持续到矫正6个月,混合喂养时需计算总奶量达到150ml/kg/天。定期进行GMS全身运动评估,确保神经发育同步跟进。
2022-09-16
2022-09-16
2022-09-16
2022-09-16
2022-09-16
2022-09-16
2022-09-16
2022-09-15
2022-09-15
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