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冲突时老师需立即干预,采取制止行为、安抚情绪、引导表达、示范解决、后续观察五种方法。
冲突发生时需第一时间分开幼儿,用身体阻挡或温和但坚定地握住幼儿手腕。对攻击性行为明确说"不可以打人",同时检查是否有身体损伤。若出现咬伤需用肥皂水冲洗伤口,抓伤涂抹碘伏消毒,淤青处冷敷处理。
蹲下与幼儿平视,用"老师看到您很生气"等语句帮助识别情绪。提供挤压球、撕纸条等发泄道具,对哭泣幼儿可轻拍后背或哼唱儿歌。持续拥抱不超过3分钟避免依赖,待呼吸平稳后再进行沟通。
通过"玩具被拿走让您难过吗"等提问引导描述感受,教幼儿使用"请还给我""轮到我了"等短语。为语言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情绪卡片选择,用玩偶演示"小熊也想玩积木怎么办"。
采用计时轮流设定沙漏3分钟、交换玩具提供替代物品、合作游戏共同拼图三种方式。带领幼儿复述"我们一起玩",冲突物品可暂时由老师保管10分钟后再尝试分配。
15分钟内需重点留意幼儿互动,对主动分享行为即时表扬。当天离园时向家长简要说明情况,避免评价幼儿品行。连续3天记录冲突发生时段和诱因,调整活动区玩具数量或分组安排。
日常可增加抛接球、双人运球等协作游戏培养默契,点心时间安排幼儿互相传递餐盘。环境布置张贴"小手轻轻""轮流玩"图示,每周开展南瓜汤这是我的等绘本共读。教师保持中立态度,避免给幼儿贴标签,冲突处理后1小时内不再旧事重提。发现持续攻击行为需与园所心理老师制定行为矫正方案,必要时建议家长进行感统训练或社交课程。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