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胀气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拍嗝技巧、药物辅助和体位改善等方法缓解。
过度喂养或吞入空气是常见诱因。母乳喂养需确保正确含乳姿势,避免宝宝嘴唇漏气;奶粉喂养时选择防胀气奶瓶,奶液充满奶嘴前端。每次喂奶量减少10-15ml,增加喂奶频次至8-12次/天。喂奶后保持45度角竖抱15分钟,奶粉冲泡后静置消泡再喂养。
肠蠕动不足会导致气体滞留。餐后1小时用温热的掌心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画圈按摩5分钟,配合屈膝压腹动作:握住宝宝脚踝做蹬自行车运动20次。按摩油可选用含茴香精油的婴儿专用产品,每日2-3次,注意避开刚进食后时段。
胃部积气需及时排出。竖抱拍嗝时让宝宝下巴搭在肩头,手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轻拍背部;坐姿拍嗝则用虎口托住下颌,另一手扶住后背前倾15度拍打。每次喂奶中途及结束后各拍3-5分钟,未出嗝可平躺2分钟再继续拍。
严重胀气可短期使用西甲硅油每次0.3ml分解气泡,或服用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调节菌群。中药方面,保婴丹含钩藤、薄荷等成分,每次1/3包温水冲服。使用药物需遵医嘱,连续不超过3天,注意观察排便情况。
飞机抱能压迫腹部促进排气:一手托住宝宝胸腹,让其俯卧在前臂上,头部略高于臀部。白天清醒时多进行俯卧练习,睡眠采用侧卧位。使用40℃热水袋热敷腹部隔2层衣物每次10分钟,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饮食上哺乳妈妈需减少豆类、花椰菜等产气食物摄入,奶粉宝宝可尝试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每日进行被动操锻炼,重点做下肢屈伸和转体运动。夜间穿连体衣避免腹部受凉,严重哭闹伴呕吐、血便需立即就医。记录胀气发作时间与饮食关联,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乳糖不耐受等继发因素。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