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畸形主要包括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和静脉血管瘤四种类型。
动静脉畸形是胚胎期脑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动脉与静脉直接相连。典型表现为搏动性头痛或癫痫发作,严重者可突发脑出血。治疗需根据病灶位置选择介入栓塞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显微外科切除术。介入治疗常用Onyx胶、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手术切除需配合术中血管造影监测。
海绵状血管瘤由窦状血管腔隙组成,常见于脑干和大脑半球。约20%患者有家族遗传史,CT显示"爆米花"样钙化灶。无症状者可观察,反复出血者需手术,伽玛刀适用于深部病灶。术后需定期复查MRI,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诱发再出血。
毛细血管扩张症多见于脑干,血管壁缺乏肌层和弹力纤维。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出现轻微头痛或眩晕。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严重者可考虑低剂量放疗。日常需控制血压,避免服用抗凝药物,每年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随访。
静脉血管瘤是静脉异常扩张形成的"水母头"样结构,常为偶然发现。出血风险低于1%,除非合并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以保守观察为主,禁用抗凝药物。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时,可选用静脉窦再造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内血管畸形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K含量高的菠菜、西兰花等蔬菜。避免剧烈运动和潜水等可能引起颅压波动的活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30度。护理重点在于监测头痛程度和神经系统症状,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妊娠前需进行专业评估。定期进行MRI或CT血管造影检查,合并癫痫者需遵医嘱服用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
2023-02-27
2023-02-27
2023-02-24
2023-02-24
2023-02-24
2023-02-24
2023-02-24
2023-02-24
2023-02-24
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