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血压≥140/90mmHg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重点关注血压波动、胎盘供血、胎儿生长受限、早产风险及并发症预防。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时,母体血管痉挛会导致胎盘血流减少。建议每日早晚监测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临床常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缓释片等药物控制血压,严重者需住院静脉注射硫酸镁。
血压持续超过160/110mmHg可能引发胎盘早剥。通过超声监测脐动脉血流指数,配合低分子肝素改善微循环。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腹部受压,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
长期高血压导致胎儿营养供给不足,表现为B超检查中胎儿腹围小于同孕周10百分位。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每日补充200mg阿司匹林改善胎盘灌注,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和生物物理评分。
子痫前期患者血压≥150/100mmHg时,34周前建议使用硝苯地平抑制宫缩,同时注射地塞米松。34周后评估胎儿情况,若出现溶血、肝酶升高或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需立即终止妊娠。
合并蛋白尿的孕妇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5g,补充600mg钙剂。出现视物模糊、持续性头痛等先兆子痫症状时,需紧急处理。产后继续监测血压42天,母乳喂养期间可选用甲基多巴等安全药物。
妊娠高血压孕妇每日应保证60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类、禽蛋及豆制品。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或散步,控制体重增长每周不超过0.5kg。居家护理需配备电子血压计,记录24小时尿量,避免腌制食品和浓茶。出现胎动异常或血压骤升时,需立即急诊处理,延迟干预可能导致胎儿窘迫或宫内死亡。产后6周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计划再次妊娠前需进行肾功能和心脏超声检查。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20
2022-05-19
2022-05-19
2022-05-19
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