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阴道炎症可能影响胎儿健康,需根据感染类型针对性处理,常见诱因包括激素变化、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病原体感染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糖原含量增加易滋生细菌。治疗需选用孕期安全药物,如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避免口服氟康唑。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
妊娠期免疫系统抑制可能引发反复感染。细菌性阴道病需使用甲硝唑阴道凝胶,滴虫性阴道炎需夫妻同治。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可增强局部防御力,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菌群平衡。
如厕后擦拭方向错误、护垫更换不及时可能加重炎症。建议每2小时更换卫生护垫,排便后从前向后清洁。感染期间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使用煮沸消毒的专用毛巾。
B族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早产或新生儿肺炎,需在孕35-37周进行筛查,阳性者分娩时静脉注射青霉素。衣原体感染需口服阿奇霉素,避免使用多西环素等禁忌药物。
妊娠糖尿病孕妇更易发生真菌感染,需严格控制血糖。监测三餐后血糖值,主食选择糙米等低GI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
孕期阴道炎护理需注意:饮食上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避免高糖饮食;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局部摩擦;定期产检时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出现瘙痒异味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可增强盆底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分泌物渗出。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会阴部透气性,使用纯棉床品并每周高温消毒。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