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生儿肠胀气需注意喂养方式、腹部按摩、正确拍嗝、调整母亲饮食、选择适宜奶粉。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单次奶量不超过胃容量。母乳喂养时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吸入空气。奶瓶喂养选择防胀气奶嘴,倾斜45度角喂食。喂奶后保持婴儿头高脚低姿势15分钟,减少胃部压力。
在两次喂奶间隔期,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按摩前涂抹婴儿油,力度以指腹下陷1厘米为宜。从右下腹开始,经脐周至左下腹画圈,每次持续5分钟。配合屈腿运动,帮助肠道气体排出。
每次喂奶后竖抱婴儿,头部靠于成人肩部。空心掌从腰部向颈部轻拍,持续3-5分钟。可采用坐姿拍嗝法,让婴儿坐在大腿上前倾30度,支撑下巴轻柔拍背。夜间喂奶后需保持斜坡卧位30分钟。
母乳妈妈需限制产气食物摄入,每日豆制品不超过100克,避免洋葱、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乳糖不耐受者减少牛奶摄入,用酸奶替代。适当补充木瓜、菠萝等含消化酶的水果,改善乳汁成分。
配方奶喂养可选用部分水解蛋白奶粉,蛋白质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更易吸收。添加益生菌的奶粉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避免选择含棕榈油的配方。冲泡时严格按照比例,过度稀释或浓缩都会加重胀气。
日常护理中可让婴儿多进行俯卧练习,每天2-3次,每次5分钟促进肠蠕动。使用40℃热水袋热敷腹部时需用毛巾包裹,避免烫伤。如出现持续哭闹、呕吐或血便需立即就医。母乳妈妈可每日饮用茴香茶或薄荷茶,通过乳汁传递解痉成分。选择棉质宽松衣物,避免腹部受压,注意观察婴儿排便频率与性状变化。
2021-10-12
2021-10-12
2021-10-12
2021-10-12
2021-10-12
2021-10-12
2021-10-12
2021-10-12
2021-10-12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