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生儿肠胀气需注意喂养方式、拍嗝技巧、腹部按摩、正确姿势及环境调节。
母乳喂养时确保正确含乳姿势,避免吸入空气;配方奶喂养选择防胀气奶瓶,奶嘴孔大小适中。控制单次喂养量,少量多次可减少肠胃负担。喂养后保持婴儿上半身抬高15-20分钟,促进消化。
每次喂奶后竖抱婴儿,头部靠于成人肩部,空心掌由下至上轻拍背部5-10分钟。可采用坐姿拍嗝法,让婴儿坐于大腿上,一手扶住下巴,另一手轻拍。夜间喂奶后至少拍嗝一次,避免平躺时气体滞留。
在两次喂奶间隔期,用温热的掌心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围绕肚脐做环形运动,每次3-5分钟。按摩前涂抹婴儿油减少摩擦,力度以手指下陷1厘米为宜。蹬自行车运动辅助排气,握住小腿做交替屈伸动作。
清醒时多让婴儿俯卧,促进肠道蠕动,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竖抱时采用袋鼠式姿势,婴儿腹部贴紧父母胸部。避免长时间哭闹导致吞气,及时回应需求,用襁褓包裹增加安全感。
保持室温24-26℃,寒冷会引发肠痉挛。喂奶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分散注意力导致吞咽急促。母亲饮食需减少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母乳中相应成分可能影响婴儿。
日常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选择婴儿专用滴剂。母乳妈妈适量饮用茴香茶、薄荷茶等舒缓饮品。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出现持续腹胀、呕吐或血便需就医。衣物选择宽松纯棉材质,避免腹部受压。建立规律作息有助于肠道功能发育,白天适当活动促进消化。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