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症需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行为矫正、医疗支持和家庭配合综合治疗。
高糖高脂饮食是主要诱因,需制定个性化食谱。每日减少10%-15%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占比,用糙米替代精白米,选择苹果、西兰花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含糖饮料,用无糖豆浆或柠檬水替代。三餐定时定量,晚餐控制在18点前完成。
缺乏运动导致能量过剩,建议每天60分钟中高强度活动。可选择跳绳、游泳、篮球等有氧运动,配合平板支撑、深蹲等抗阻训练。利用计步器设定每日8000步目标,学校课间操参与率需达100%。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能正常对话为宜。
建立进食日记记录每餐内容,使用小号餐具控制份量。避免边看电视边进食,规定餐桌上不放置电子设备。设置非食物奖励机制,如达成周目标可安排亲子户外活动。睡眠时间保证学龄儿童9-11小时,避免熬夜影响瘦素分泌。
合并代谢异常需药物干预,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奥利司他抑制脂肪吸收。重度肥胖考虑胃束带手术或袖状胃切除,术前需评估骨龄及发育状况。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每3个月复查体脂率变化。
全家统一执行健康饮食标准,避免单独给孩子开小灶。父母带头参与运动,每周3次家庭骑行或爬山。拒绝用食物表达关爱,改用拥抱、陪伴等情感支持方式。建立体重管理群组,与学校营养师保持每月沟通。
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限制煎炸食品每周不超过1次。增加金枪鱼、鸡胸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每日保证500g蔬菜。晨起空腹喝温水促进代谢,放学后安排30分钟跳绳或踢毽子。定期测量腰围臀围比值,学龄期儿童体脂率建议控制在15%-18%。出现呼吸暂停、膝关节疼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代谢综合征。
2022-09-27
2022-09-27
2022-09-27
2022-09-27
2022-09-27
2022-09-27
2022-09-27
2022-09-27
2022-09-27
2022-09-27